近年來,齊齊哈爾市龍沙區致力於推動鄉風文明試點村建設,推動農業全面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唱響現代版鄉風文明試點村建設『清平樂』。
龍沙區利用鄉風文明試點村建設為契機,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充分利用房屋牆面,導入『文明實踐元素』,新建『新時代文明實踐標識』3處,興建圖文並茂『文化牆』,廣泛挖掘和梳理紅色史實及紅色故事,建成『五福瑪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展館』。龍沙區緊緊把握『保護』與『利用』的平衡點,持續擴張具有本土特色和鄉土氣息的鄉風文明覆蓋面積,制定專門的保護和利用規劃,遵循保護優先、兼顧經濟的原則,突出地域特色和鄉村特點,堅持在保護中利用、在利用中保護,實現從靜態保護向動態傳承轉變,努力打造各具特色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

龍沙區以『春風春綠』活動為契機,積極動員農村黨員乾部、志願者全面參與,對村屯、村居周邊、河道溝渠等重點區域進行拉網式清理,確保整治工作紮實有效推進,為人民群眾營造出整潔、乾淨、優美、文明的生活環境,實現百姓富、生態美和諧統一。健全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大民街道五福瑪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謀劃推動『紅色積分制』試點,鼓勵居民用回收的地膜換取志願積分兌換相應生活用品,以此增強轄區村民的環保意識與參與志願服務的熱情,讓『小行動』匯聚『大能量』。
龍沙區充分發揮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農家書屋等文化基礎設施作用,深入開展思想道德與民主法治教育,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注重強化農村原生態文化的建設與傳承,保留優秀文化形態、珍惜文化資源、守護文化根脈,發掘『顧甸』歷史文化和紅色文化資源,建設『顧甸文化廣場』。豐富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導農民樹立新風,破除陋習,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朴民風。積極開設『農民夜校』,吸納青年乾部、『五老』人員、鄉土人纔組建『宣講小分隊』,下農田、上廣場、進農戶,用鄉音傳黨音,用鄉情傳黨情。
龍沙區堅持用新時代文明實踐為產業興旺賦能,堅持因地制宜,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宜旅則旅,打造『一站一品,一站一業』,推進建立大民村『蔬菜小鎮』、五福瑪村『紅色文旅』品牌。龍沙區積極關注市場需求,遵循市場規律,建立起自己的特色優勢產業,積極推進建設青昕采摘園、五福蔬香等農村合作社。堅持引纔聚纔,把善經營的『農創客』引進來,把懂技術的『田秀纔』聚起來,把有經驗的『土專家』用起來,為產業興旺注入不竭的人纔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