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靈魂根源,是人民群眾的精神食糧。為了推進移風易俗,講好鄉村故事,實現鄉村振興,新農鎮始終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大力推進移風易俗,持續鞏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果,著力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朴民風,立足精神需求、生活起居服務、健康生活理念等方面滿足村民的各類需要,紮實開展美麗鄉村建設。
加大宣傳力度,樹立文明村風
新農鎮通過條幅、展板、廣播、傳單、海報等形式積極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提高群眾對政策法律的知曉率。同時利用電視、微信、LED電子屏等新媒體宣傳環境整治、好人好事,用身邊事例教育群眾,營造健康向上的氛圍。利用『三會一課』制度、書記講黨課、黨員活動室、遠程教育室、農家書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等多媒介、多種方式廣泛宣傳,打通思想傳播『最後一公裡』。通過開展主題黨日,推廣村規民約,調動乾部群眾參與村級治理自覺性。


改善人居環境,呈現鄉風新貌
為增強村民衛生環保意識,切實改善各村人居環境,新農鎮多次組織各村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活動。向村民發放倡議書,號召村民們為建設潔淨美麗村莊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村民們積極響應並自發拿著抹布、鏟子、掃帚等清潔工具,有的清理村屯道路垃圾及雜草雜物,有的幫助年邁老人清掃室內屋外衛生。在人居環境整治提昇、為群眾辦實事上持續發力,積極培養村民們樹立團結互助、愛護環境、健康生活的思想觀念,努力將文明鄉風吹進每一位老百姓的心坎裡。同時,引導農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利用好圖書室、文化廣場等文明實踐站基礎設施,引導農民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家庭觀、消費觀,營造敬老愛幼、鄰裡互助、團結和睦、崇尚向善的濃厚文明村風,不斷鞏固和提昇現有的創建成果,讓村民能夠長久受益。


加強陣地建設,豐富文體活動
新農鎮把仁愛禮儀等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植入各種活動中,著力打造文明、仁愛新村,提高了村民的文化道德修養。一是開展『全民閱讀活動』。聚焦基層群眾需求,創新活動方式方法,加大閱讀推廣力度,著力推動『讀書月』活動持續深入開展,掀起全民閱讀、鄉村閱讀活動高潮,唱響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時代主旋律。二是開展『文明緬懷綠色祭祀』主題宣傳活動,進一步推動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做到疫情防控和清明祭掃宣傳『兩不誤』,在疫情有序防控下,在全鎮開啟對重點人群進行定期免費核酸檢測時,借此契機開展了文明祭祀宣傳活動。通過線上線下發放倡議書、微信群宣傳的方式,號召廣大居民朋友自覺摒棄不文明的祭掃方式,倡導綠色文明低碳網上祭祀,樹立厚養薄葬的新觀念。三是開展以『我們的節日』為主題的文體活動。豐富老百姓農閑娛樂生活,增添生活樂趣,結合本鎮所轄村居民的日常生活文娛特點和各個傳統節日的民俗特色習慣,以文明健康的精神風貌展現出新農鎮百姓的新風尚、新面貌。
新農鎮下一步將繼續通過村莊美、人情美,循序漸進、潛移默化的主導和影響村民,傳承傳統美德、倫理准則和文化信仰,真正的說文明話,做文明事,建文明村,創新精神文明載體模式,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工作,並向著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標不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