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5日訊 (韓宇 李繼超 記者 劉嘉)給水稻田做『掃描』,無人機精准播種揚肥,智慧農業引領田間管理環節,讓農業生產成本更低、農產品的品質更高。

多光譜數據分析平臺。
在綏化市北林區興和朝鮮族鄉的水稻種植基地,技術人員正用多光譜無人機掃描稻田長勢,掃描結果傳輸到多光譜數據分析平臺後,會按照苗情呈現出四種顏色區域。
綏化市東慧稻香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經理顧嘉健說,紅色的地塊就是屬於光線沒有完全的滲透進去,相當於看到的比較高的草,然後再往下顏色淺一些,綠色就相當於水稻長勢比較不錯的地方。依據智能分析數據,將需要補肥施藥的稻田坐標點輸入噴藥無人機後,進行精准施肥。
黑龍江秋慧峰農業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秀峰向記者介紹:『無人機可以播籽、揚肥,多光譜技術,航測技術、變量施肥、精准施藥這些技術,提高了規化經營的一個效率,實現降本,還能實現增效,這是我們應用無人機的一個核心原因』。
隨著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的普及,海倫市農業規模化生產與科技手段的應用也全面步入了更高、更強的水平。
通過這個系統提示,能避免違誤農時,也避免丟落地塊。根據土壤信息,根據種子特性等等一系列東西生成的這種方案,能達到科學有效,既實現減肥減藥的效果,也能實現穩產、增產這個效果。
因地制宜生成的田間管理方案,會通過手機APP對農機手下達作業任務,按照提示時間進行施藥、補肥、中耕作業。農民把自家土地托管出去後,就在公司當起了農機手。
相關新聞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