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數說龍江味道?種養循環 打造綠色生態農業
2022-07-09 07:25:02 來源:東北網-龍視新聞聯播公眾號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是農業大省,也是畜禽養殖大省。系列報道《數說龍江味道》看龍江森工亞布力林業局推行種養循環新模式,打造綠色生態農業。

  現在室外氣溫已經30多度了,但在這樣一個封閉的豬捨內,卻幾乎聞不到糞污臭味,這在傳統的豬捨是很難想象的。這種改變得以實現的關鍵就是這張發酵床,它裡邊有稻殼、秸稈,最關鍵的是添加了企業自主研發的微生物活性益生菌,有了它,整個養殖環境就有了質的飛躍。

  龍江森工亞布力林業局有限公司驚哲養殖基地飼養員齊加江表示:『這種養殖和過去相比,簡直天地之差。益生菌一噴上去發酵,糞污就分解了。環境好,豬長得也快,不容易得病。』

  亞布力林業局驚哲養殖基地四面環山,生態優良,基地建設之初,首先要解決的就是環保問題。當時企業從南方高價引進的菌種在低溫環境中活性很低,不能有效分解糞污。經過長時間摸索,企業終於在深山中找到了破解之道。

  龍江森工亞布力林業局有限公司驚哲養殖基地技術員劉曉東說:『到森林深處無污染的地方,采集空氣中的菌種。它活性高,產生的菌體蛋白供豬拱食,可以改善豬的腸道。』

  小菌種解決了生態大問題,不僅污染零排放,每頭生豬還比傳統模式節省約150元,出欄時間提前半個月。

  龍江森工亞布力林業局有限公司驚哲養殖基地場長張雪久說:『亞麻酸含量及維生素含量,比平時傳統養殖的生豬指標要高出很多。而且豬肉價格要高出20%左右,供不應求。』

  東北農業大學教授劉洪貴也表示:『采用種養循環模式,不僅可以解決生豬糞尿的污染問題,形成200多萬噸有機肥料,還可以用到大量的秸稈,也會解決秸稈利用的難題。』

責任編輯:王傲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