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區關於鄉風文明建設工作要求,落實鄉風文明試點村建設,自工作開展以來,富拉爾基區多措並舉,多方齊抓共建,持續推進營造鄉風新環境,打造文明新風尚。
加大文化供給,補足精神之鈣。加大鄉村文化供給,強化農村社會思想道德教育。長青鄉崗阿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著力打造『書香村屯』,農家書屋全天候對村民免費開放。杜達鄉著力建設『書香機關』引領全民閱讀,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能力作風建設年』『抗擊疫情』等主題,開展閱讀活動。

推進移風易俗,樹立文明之風。在原有村規民約基礎上,著力完成10個行政村的村規民約修訂工作,目前村規民約宣傳欄覆蓋率達到100%。在制度規范下,各類酒席數量大大減少,『請客不收禮、節儉辦宴席』蔚然成風,『紅白事從簡辦、不搞封建迷信、倡導厚養薄葬』理念深入人心,清明期間,大力倡導文明祭祀,通過公眾號發布倡議書。長青鄉組織到海滿抗戰遺址及紅槍會烈士墓開展祭掃活動,杜達鄉利用網絡平臺開展『網上祭先烈』活動,賡續紅色基因。

開展文體活動,點燃文化之光。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完善規范宣傳欄、微信工作群等宣傳陣地。結合重大節慶節點,積極開展文藝表演、體育競賽等主題活動。突出少數民族特點,唱民族烏欽、跳民族舞蹈,堅持與時俱進發展,雙語宣傳移風易俗內容。長青鄉、文明辦、民政部門多方發力創新打造庫勒村中式傳統婚俗體驗游項目,將中國傳統婚俗文化融入民俗文化傳承事業當中,建設許願長廊、草地秋千、彩虹甬道等多個特色婚慶體驗打卡地,打造中式傳統婚俗體驗館,充分將庫勒老街游玩項目同婚俗改革有機融合。

發展綠色產業,鋪就致富之路。文明鄉風帶動產業興旺,長青鄉永前村堅持以『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十六字方針為工作思路,因地制宜引導村民開展香瓜種植,在引進新技術的同時,利用短視頻宣傳,將『鄉愁』『家鄉的味道』融合產品營銷,促進村民增收。杜達鄉結合資源優勢和產業發展實際,鄉黨委帶領村『兩委』認真梳理發展思路,與天錦公司達成合作開展平菇種植。杜達鄉因地制宜挖掘本地特色,創新『黨建+旅游』模式,將國家級保護遺址老龍頭遺址、洪河遺址的考古價值和獨特的人文地理觀光價值發揮至最大值,以罕伯岱老龍頭為重心,將罕伯岱老龍頭民族文化旅游培育成帶動全鄉旅游的增長點。

提昇志願服務,溫暖村民之心。充分發揮黨建引領鄉風文明建設『主心骨』作用,利用黨員乾部的組織力、凝聚力、群眾向心力帶領廣大志願者投身於鄉風文明的建設工作中。多次開展『村屯環境衛生治理清潔美麗家園』、疫情常態化防控志願服務、義務植樹、節日走訪慰問困難群眾等志願活動,此外富拉爾基區探索農村志願服務積分管理制度,以村民積分為基礎,提昇民主管理水平,最大限度激發鄉村治理活力,構建和諧穩定的發展環境,推進鄉風文明建設不落一人、不落一戶。

下一步,富拉爾基區將繼續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工作,按照『七有七無三化』標准,建設鄉風文明試點村鎮,探索工作新方式,提高農民文明素質,傳遞志願服務精神,助力鄉村振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