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炎熱,由高溫引發的一系列『夏季病』也開始增多。
7月8日,記者從市第四醫院、龍南醫院了解到,急診患者明顯增多,主要是心腦血管疾病、胃腸炎、眩暈癥以及吹空調導致的感冒患者。

貪涼導致胃腸炎
7月8日9時許,記者在龍南醫院急診科搶救室看到,120急救車剛接回一位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
據老人的家人講,當天早晨老人起床後頭疼、嘔吐、伴有發熱,家人見此趕緊撥打了120急救電話,心電圖檢查顯示,老人急性心肌梗死發作,立即收入病房進行治療。
急診醫生表示,最近一段時間,除了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增多,急性胃腸炎的人數也多了起來,以前一天兩三個患者,現在一天多達十來個。
正在輸液的李先生告訴記者,前一天晚上,他吃了冷飲和燒烤,隨後開始腹瀉。
『吃了止瀉藥也不管用,實在受不了了就來醫院了。』李先生說。
在市第四醫院急診科記者了解到,最近一段時間,胃腸炎患者有所增多。
『前一天晚吃了一些冰鎮西瓜、一碗涼皮,一大早開始腹瀉。』正在急診病房輸液的趙女士說,經過治療,現在已經好了很多,以後她會遵循醫生的建議,在飲食上更加注意。
市第四醫院急診科主任傘春雨介紹,出現這些癥狀與不正常的飲食有關。
夏季裡不要到衛生不達標的飯店就餐,少吃散攤上販賣的食物,盡量少喝冷飲。
因為夏季體溫昇高,如果圖一時涼快吃了過量的冷飲,胃腸道血管會因強烈冷刺激而收縮,減少腺體分泌,導致食欲下降、消化不良,從而引發胃腸炎。
高溫引發眩暈癥
『醫生,我這幾天一直眩暈,晚上都不敢睡覺,怕暈過去。』7月3日晚,家住讓胡路區的李女士來到市第四醫院就診。
李女士告訴醫生,她眩暈一周時間了,晚上睡覺只能平躺,不敢來回翻身,一翻身就暈,去藥店買了治療眩暈的藥,吃了好幾天也沒管用。
7月3日晚,李女士吃飯時再次出現眩暈,感覺滿屋子都在轉,不敢睜眼、想吐,家人立即將其送到醫院,經過治療李女士的病情得到了改善。
傘主任表示,氣溫一昇高,出現眩暈癥的患者開始增多,一般女性多於男性,其中老年患者佔的比例較大。
眩暈的癥狀,主要表現在頭暈、眼花,嚴重者會突然暈倒,對此中老年人要格外注意夏季眩暈癥,千萬不要隨意自己買藥吃,因為眩暈也可能是腦中風的先兆。
很多眩暈因心血管疾病引發,其中高血壓、動脈硬化患者易發生腦乾、小腦梗塞或供血不足,大量臨床證明,眩暈一定程度上是患者腦中風的『報警信號』。
老年人體內水分少,夏季天熱大量出汗,會使水分更加減少,以致體內血液濃縮、黏稠,易出現腦血栓,因此老年人應該多注意補水。
此外,情緒變化也容易誘發眩暈,因此,老年人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態;飲食方面,油膩、過冷過熱、過飽過飢的不良習慣,也有可能導致眩暈。
吹空調導致感冒
『早晨起來感覺渾身乏力,頭暈不舒服,吃了感冒藥也不見好。』肖女士說,因為工作原因,她整日待在空調房裡,最近總感覺頭暈胸悶、口乾舌燥,像生病一樣難受,便來醫院就診了。
傘主任說,像肖女士這樣得了空調病的市民不在少數,特別是孩子,進出空調房,忽冷忽熱,很容易生病,最近家長半夜帶孩子來掛急診的特別多,多數癥狀都是感冒。
傘主任稱,經常出入冷氣房間,要注意溫度過渡,進門先擦乾汗,不要直接對著冷氣吹;室內外溫差別超過5℃,空調房最長只能待4個小時;晚上最好別開空調睡覺,即使開空調,也要在夜間溫度變低時及時調整空調溫度,並蓋好腹部等容易著涼的部位。
傘主任表示,目前急診科還未收治到中暑的患者,但馬上就要進入伏天了,也就是一年當中最熱的時期。根據往年經驗,中伏是中暑、熱射病的高發期,因此市民在一天當中氣溫最高的時候,要減少外出。
另外,有心腦血管病史的老年人,在高溫天氣裡要避免劇烈運動;有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病的患者,需堅持規律用藥、保持情緒穩定,同時注意補水、充足睡眠、戒煙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