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財經
搜 索
平安普惠以科技之筆助力打造鄉村小微普惠金融新樣本
2022-07-11 14:45:42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平安普惠以科技賦能農村金融正在成為其發揮自身優勢、精准服務鄉村振興發展的重要業務方向。2022年,平安普惠全面開啟鄉村振興扶持計劃,以有溫度、有速度、全方位、多層次的『金融+』,打造服務鄉村小微的普惠金融新樣本。

  截至2021年12月,平安普惠累計協助近300位農村合作社帶頭人及農創者獲得幫扶資金超1.33億元,直接扶持超過800戶貧困戶,覆蓋40個縣域,帶動周邊超10,000人,覆蓋14個省份,涵蓋種植業、畜牧業、林業、漁業等多種農業類型。

  科技賦能全數字化金融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我們想准備資金購買農藥肥料等農資,但遇上了下游企業回款慢,銀行貸款放款速度又相對較慢的問題。農時不等人,很著急!』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的龍江縣,種糧戶王廣文夫婦今年春季農業生產遇到了難題。

  這時,專程下鄉摸排農戶融資需求的平安普惠黑龍江分公司諮詢顧問上門了。在他的指導下,王廣文熟悉了手機操作流程,利用遠程面對面服務,當天便獲得5萬元貸款。『有了這筆錢的支持,相信今年一定有好收成。』王廣文說。

  過去農戶想要獲得貸款,需要一遍遍地跑金融機構,填寫一系列的紙質材料纔能申請。現在通過AI視頻貸款方案,實現最少零文字輸入、全程擬人AI面對面服務體驗、大幅降低等待時間。讓無數個『王廣文』能夠快速便捷的獲得『及時雨』。

  『農業有強周期性,春季生產既關鍵時間又短,農戶資金需求急,金融服務機構要順應農時,一定要下及時雨。』平安普惠黑龍江分公司總經理劉曉明說。

  平安普惠立足服務三農小微企業主,通過科技賦能、產品創新、政策支持等不斷為鄉村振興暢通金融血脈、提供資金支持。

  下沈資源探索『金融+』鄉村多維振興支持模式

  近年來,平安普惠積極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讓數據成為新『農資』,讓手機成為新『農具』,將金融服務送到田間地頭。

  在貴州畢節市納雍縣一處櫻桃園內,種植帶頭人黎維仁正帶領著農戶們有條不紊地開展選種、嫁接、栽植流程。

  『這幾年國家及貴州政府對我們種植產業化發展有扶持政策,我想借這次機會擴大基地規模,可親戚朋友也都沒有閑錢能借給我。銀行貸款額度不如人意。』黎維仁說。

  『朋友說可以試試平安普惠,以前我沒搞過手機線上貸款,有點害怕被騙。』黎維仁正猶豫到哪找人問問,平安普惠的諮詢顧問主動上門了。』平安普惠的工作人員驅車幾十公裡,從貸款常識到國家政策,一一給我講解,根據我的情況推薦了方案。通過手機APP貸款,還有AI客服一步步指導操作,各環節一再讓我確認,讓人非常放心。』黎維仁說。

  平安普惠運用AI、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在超過18年完整信貸周期數據基礎上開發的『人+企』風險評估體系,有效整合三農小微主體信用信息,通過多維數據挖掘提高三農小微企業主畫像的精准度,自動形成信用記錄,有效幫助解決因輕資產、無抵押而帶來的融資難問題。

  像黎維仁一樣,通過農村數字普惠金融解決資金難題的小微客戶和三農用戶還有很多,鄉村振興需要數字金融的『灌溉』。平安普惠依托金融科技創新助力鄉村『打通經脈』,推出差異化多維振興支持模式,傾情服務三農小微。圍繞農村女性發展、產業協同發展模式、傳統文化傳承與商業賦能等方面,實踐『平安普惠鄉村多維振興支持模式』,聯合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中國扶貧基金會、中國服飾報等機構,開展『平安普惠惠農金』『扶貧新農人』『媽媽的針線活』等公益項目,從鄉村小微群體的實際需求出發,推動『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與『農業現代化』。

  過去幾年,平安普惠不斷在實踐中找准結合點,依靠科技創新力量,在金融服務最難觸達的縣域和農村地區,全方位、多舉措擴大其服務范圍,為金融更好服務鄉村振興提供參考。(文章來源:平安普惠黑龍江分公司)

責任編輯:王俊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