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北林區四方臺鎮友誼村始終堅持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深化鄉風文明建設,努力建設村容整潔優美、鄉風文明和諧的美麗村鎮,讓鄉村振興在北林大地紮根落地。

文明實踐精彩紛呈,引領鄉村文化振興。
友誼村是四方臺鎮政府所在地,有4個自然屯,6個村民組,本村戶籍戶數988戶,戶籍人口2395人,常住386戶,常住人口1364人,其中低保戶56戶87人,殘疾戶數32戶,殘疾人口54人,建檔立卡脫貧戶17戶,建檔立卡脫貧人口26人,五保戶11戶12人。全村現有耕地15330畝(其中水田8600畝,旱田6730畝),自來水入戶386戶,入戶率100%。因為外出務工人員較多,過去『娶媳婦』和『送長輩』是友誼村的兩件『天大』的事,講排場、比闊氣,大操大辦成為百姓的『人情枷鎖』,使得村民不堪重負。該村黨組織痛定思痛,堅持以問題為導向,連續開展『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等不同主題『文明新風進農家』活動30場次,堅持把移風易俗作為思想主線,下決心向歪風陋俗宣戰。同時,開展『最美系列人物』評選活動,以身邊人、身邊事引導群眾見賢思齊、向善向好。如今的友誼村處處設有『身邊好人』光榮榜,好人好事被寫在牆上、記在心中。

紅白喜事簡單辦,村民自治樹新風。
友誼村在治理農村紅白事過程中,不是硬著來,而是用機制逐步改變群眾固有的風俗理念。利用一些威望較高的黨員乾部、鄉賢名流、村民代表組成了紅白理事會,出臺紀律規定,率先對黨員乾部家中婚嫁行為進行約束,以示范引領清新淳朴的社會風氣,同時發動群眾自覺抵制鋪張浪費之風。在理事會的倡導下,白事簡化程序,紅事降低標准。不少村民反映,以前攀比著辦,現在按規矩辦,『面子』『裡子』都有了。

實踐帶動產業興旺,文明花開吐芬芳。
聚焦美麗鄉村,靠建設美村利民。年初以來,友誼村持續加大清淤挖渠固壩資金投入,實施農村水系綜合整治工程,實現村屯、農田排水暢通;爭取專項資金,接通斷頭路2公裡;圍繞『花園子』,抓好村屯綠化美化亮化,打造4公裡花帶2條,建設荷花池1個、廣場1處,打造美麗鄉村示范屯2個,統一修建硬化排水1200延長米,安裝路燈115盞。同時利用大喇叭、微信群等方式廣泛宣傳環境整治,通過生活理念、生活方式和生活行為的引導,鼓勵村民積極參與環境衛生整治行動,自覺清理房前屋後垃圾,助力美麗鄉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