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雙鴨山
搜 索
黑龍江寶清『天府之城』打造『中國白鮮皮之鄉』
2022-07-15 14:05:51 來源:東北網-雙鴨山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7月15日訊 青山如黛。打開中國行政區域地圖,在祖國東北角有一座享譽華夏的『天府之城』,有一個難尋的中國最大黑土天然富硒帶——『中國北大荒硒都』。

  這裡金字招牌一塊又一塊:素有『天府之城』『濕地之都』『煤電基地』『北國糧倉』的美譽。這裡勇扛穩糧食安全『壓艙石』重任,是中國現代化農業示范區、國家外貿轉型昇級基地(乾堅果類全國1家)——全國最大的白瓜籽交易集散地、『中國白琵鷺之鄉』。煤炭、石油、天然氣、黃金等礦產資源應有盡有,正全力推動煤電化(材)全鏈條發展,奏響一曲曲『強工業』交響樂。7月1日,又傳佳訊,喜獲中國農產品流通經紀人協會正式授予的『白鮮皮之鄉』稱號。這就是大美黑龍江省寶清縣。

  時下,寶清縣緊緊抓住全省大力發展『四大經濟』的契機,因地制宜,大力發展『寒地龍藥』。延綿妖嬈盛開的白鮮皮、赤芍,中國種植面積最大的聖潔搖籃山芝櫻花,以『彩雲嶺』景區為中心的萬畝中藥材『花海』,集『藥、食、賞』於一身,美得令人窒息……一幅幅天地間壯美畫卷,留得住鄉愁,賦能生物經濟是其厚重的底色。

  寶清這顆三江平原腹地的明珠,人文歷史、發展底蘊深厚。近年來,高度重視中藥材產業發展,通過組專班、出政策,建基地、擴規模,抓示范、促引領,強服務、重扶持等方式逐漸發展壯大該縣中藥材產業,形成獨特的發展模式。

  白鮮皮種植面積居全省之首

  『白鮮皮在貴縣從種植到加工已形成規模,種植面積18000多畝,居黑龍江省之首,佔全國白鮮皮產量的35%,深加工產品豐富,品質優良,全國馳名,有較強的行業影響力。』記者在中國農產品流通經紀人協會《關於黑龍江省雙鴨山市寶清縣申請『白鮮皮之鄉請示』的批復》中,看到了一段沈甸甸、給力的文字,一錘定音。全縣上下備受鼓舞,乾勁十足,中藥材產業發展又迎來新的高光時刻。

  初蕾綻放、草色微醺、粉紫錦簇……日前,記者一行驅車走進『天府之城』。初夏的寶清,除了恣意盛放、漫山遍野的白鮮皮花海,還有粉白嬌艷、一眼望不到邊際的白芍花海,藍天為幕,綠樹作屏,這競相盛放的中藥材花海是寶清縣『寒地龍藥』產業振興的真實寫照。

  物華天寶好生態育出好藥材

  『四山一水四分田,半分蘆葦半草原。』寶清縣生態資源得天獨厚,是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和濕地保護核心區。境內森林面積710萬畝,『四條生態走廊』綠樹成蔭、風景如畫,『三條生態河流』波光瀲灩、綠意蔥蘢,『四個濕地自然保護區』芳容旖旎、景色怡人。

  該縣有山地、丘陵、平原、沼澤、河川等5種地形,地處高緯度地區,晝夜溫差大,土質肥沃、土壤富硒,是典型的資源大縣、農業大縣和生態大縣,有『植無不宜,種無不豐』之說。特殊的地理條件和氣候條件賦予了北方中藥材特有的品質,全縣有野生中藥材品種300餘種,具有開發價值的植物藥材蓄藏量35000噸,是中國野生藥材馴化栽培基地。

  2021年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9.77萬畝,主要品種為白鮮皮、蒼術、赤芍、刺五加等50餘種,實現產值1.4億元,今年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將達到13.2萬畝。

  中藥材種植帶一方百姓致富

  近幾年,種植中藥材的收益普遍較好,有的可以高出大田作物幾倍到幾十倍。6?8年生的白鮮皮每畝純收入在12.5萬元左右;3年生赤芍每畝純收入可達7萬元;五味子每畝純收入8萬元左右;棚參每畝純收入5.3萬元左右……其他中藥材效益也都比較可觀,其中,白鮮皮、蒼術價格看漲。中藥材種植已成為收益高、前景好的致富品種,深受種植戶喜愛。該縣現有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32家、種植戶近1000戶。

  寶清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胡鋒介紹,近年來,寶清縣把發展中藥材產業作為全縣『四梁八柱』產業體系的支柱產業,組建中藥材產業工作專班,推進中藥材走標准化、規模化、產業化的發展路子。在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的指導和支持下,制定了多項扶持政策,連續三年出臺《中藥材基地建設縣示范補貼實施方案》,切實掀起了廣泛的種植熱潮,現已成為寶清縣調整農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的新亮點。

  致力打造中藥材全產業鏈

  在寶清,道地藥材不僅種得好,中藥材加工也提檔昇級。清洗、烘乾、切片……記者在寶清縣老龍背林產品開發有限責任公司5000餘平方米生產車間內,見到了中藥材『一條龍』生產線,每臺設備都高速運轉,每天可加工生產中藥材2?3噸。黑龍江福之盈中藥加工有限公司中藥材初加工車間8100平方米,不斷引進中藥材先進加工設備,為全縣中藥材種植戶提供種源、技術支持、中藥材回收等各項保障。目前,寶清『出品』的中藥材產品,道地純正銷往安徽亳州、河北安國、吉林、內蒙古等中藥材批發大市場。

  寶清縣委副書記、縣長蔡純意表示,一直以來,寶清縣著力打造中藥材全產業鏈發展,加強中藥材良種繁育基地、標准化種植基地建設和精深加工企業培育。2019年-2022年共扶持種苗繁育基地6208畝,建設中藥材品種展示園6個,扶持建設設施設備31個。通過龍頭帶動、特色支橕、市場依托、連片輻射建設示范基地的工作思路,推動全縣中藥材區域化、規模化、優質化、集約化、標准化、數字化發展,夯實中藥材全產業鏈建設基礎。

  建特色小鎮推進『三產』融合

  晚春和孟夏之交,全國種植面積最大的芝櫻花海在聖潔搖籃山盛放,小城子鎮隨之浪漫『出圈』。這裡不僅有芝櫻花海,還發展以花卉類中藥材種植及藥食同源相關附屬產業和太平村『彩雲嶺』景區的中藥材產業核心,打造萬畝中藥材『花海』,投資建設『寒地龍藥』發展中心,以『寒地龍藥』初加工和冷藏庫為重點,將生產經營、科普宣傳、技術推廣、品牌打造、市場營銷融為一體,推進三產融合,建設能夠『游景、賞花、吃花』的特色旅游景區。

  目前小城子鎮鎮域種植中藥材面積1.2萬畝,在核心區建設高標准中藥材展示示范園區2個,面積1207畝,展示道地品種10個,采用綠色防控、水肥一體、可追溯系統等先進技術及設施,重點培育赤芍、白鮮皮、防風等『寒地龍藥』,建設種苗繁育基地1682畝。2019年至2023年,在小城子鎮太平村『彩雲嶺』景區內選址,初步建設佔地1萬平方米的『寒地龍藥』大市場,為雙鴨山地區及龍江東部藥材種植建設平臺。

  打造『北大荒』最大中藥材種植基地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立足新的發展階段,寶清縣將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五頭五尾』的重要指示,以建成『特色產業聚集地、鄉村振興示范地、農副產品集散地、康養文旅目的地、品質生活宜居地』為統攬,把『四梁八柱』產業體系打造更加牢固,積極推動中藥材與文化、旅游、健康養生等行業深度融合,形成以提供中醫藥文化傳播及養生保健、生態旅游等服務為主題的旅游新業態,把寶清打造成『北大荒』最大的中藥材種植基地、『寒地龍藥』生產基地。

責任編輯:王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