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黑龍江:跳起摸高 加速奔跑
2022-07-18 08:57:00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張士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中國一重車間一瞥。郭俊峰攝/光明圖片

  無人機在農墾區發揮作用。資料圖片

  最北高寒高鐵——哈齊高鐵。陳寶林攝/光明圖片

  【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非凡十年】

  【跨越】

  盛夏的黑龍江,廣袤的黑土地綠意盎然,大小興安嶺林海蒼茫,三江奔流蜿蜒千裡,濕地湖泊星羅棋布。大美龍江,盡顯勃勃生機。

  7月2日,全國工商聯主席高端峰會暨全國優強民營企業助推黑龍江高質量發展大會在哈爾濱舉行,企業家雲集,項目簽約落地,投資跨越山海。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深入黑龍江考察調研,為黑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擘畫藍圖。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黑龍江省在貫徹新發展理念中謀發展、闖新路,跳起摸高、加速奔跑。

  提昇糧食產能端牢中國飯碗

  走進黑龍江省虎林市八五六農場第六管理區,一行行綠油油、齊整整的水稻長勢喜人,空中噴灑肥料的無人機輕輕掠過,稻田裡碧波蕩漾。

  『這玩意兒小,作用可大了,手機操控幾個來回,260畝地就噴完了,霧化效果好,省力、省料又省錢。』種植戶邵金輝邊操控無人機,邊興奮地介紹道:『原先頂著太陽曬,深一腳淺一腳乾兩天,現在三四個小時就完事了。』智能化育秧、無人機插秧、智能葉齡診斷、自動灌溉……今年,從春耕到夏管,邵金輝家種植的水稻全部實現智能化作業。

  科技賦能,農業提質增效。黑龍江省作為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全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9%,主要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98%。2021年,黑龍江省糧食總產量達1573.5億斤,連續12年位居全國首位,商品量和調出量均居全國第一。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黑龍江作為黑土耕地資源大省,擁有典型黑土耕地面積1.56億畝,佔東北典型黑土區耕地面積的56.1%。黑土保護立法、加強黑土監測、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建設高標准農田……近年來,在提高糧食產能,保證國家糧食安全的前提下,黑龍江省堅持種養結合,多措並舉,保護『耕地中的大熊貓』。

  『小時候地很松軟,後來變得板結、不吃水,糧食種在地裡就像進入「悶罐」。』在黑龍江省海倫市前進鎮一處大豆地頭,鄒春波雜糧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海冰形象地說:『這幾年,省裡重視黑土地保護,推行秸稈翻埋,施有機肥,地力提昇了,糧食品質也提高了。』

  『十三五』時期,黑龍江累計落實黑土地保護示范區面積1000萬畝,土壤有機質平均含量比2015年提高3.6%,耕地質量平均提高0.54個等級。

  打造特色品牌帶動鄉村振興

  『哈嘍,大家好,我是種米姑娘雨佳,我身後的攝像頭可以追蹤到1200畝的有機石板田……』在黑龍江寧安市渤海鎮上官地村,返鄉創業的大學生陳雨佳通過網絡直播推介家鄉的特色有機大米。

  上官地村距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鏡泊湖30公裡,毗鄰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和玄武湖,是響水石板大米核心產區。為打造『響水大米』品牌知名度、影響力,村黨支部書記?麗娟組織村民成立寧安市玄武湖大米專業合作社,實行稻米選種、精准育畝、耕作模式、線上線下銷售『四個統一』,聚指成拳做強稻米產業。

  牡丹江市八山半水分半田,耕地面積僅佔全省4%。近年來,全市打生態綠色有機牌、走特色高效精品路,精耕細作、一村一品,通過培育特色產業促進鄉村振興,農民人均收入連續19年居全省之首。寧安響水大米、穆棱大豆、蘭崗西瓜、東寧黑木耳等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和綠色有機認證產品分別達到19個和214個。

  炎炎夏日,地處祖國最北端的漠河市北極村迎來旅游旺季。『90後』的韓雪婷和愛人經營一家青年旅捨,每天的生活忙碌而充實。『以前是公婆經營,只有三個房間,後來游客越來越多,我們進行了擴建和昇級改造,受到年輕人的喜愛。』

  最北一家人、最美郵局、最北商店……在北極村,隨處可見各類地標吸引游客拍照打卡。依托獨特的地理位置,漠河市在『北』字上做文章,打造『找北』旅游品牌,北極村從一個無人知曉的偏隅小鄉村變成全國著名旅游地。

  『我們不斷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通過特色產業提昇行動,促進農民持續增收。2021年,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17889元,比2016年增長51.18%。』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龐海濤說。

  培育新興產業激活發展引擎

  夢幻冰雪館、冰雪秀場、冰山館、雪花摩天輪……在哈爾濱市松花江北岸,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四季冰雪項目建設現場,塔吊林立,工人們頂著烈日加緊建設,一座座場館拔地而起,初具規模。

  『搶抓後冬奧時代做大做強冰雪經濟的歷史性機遇,我們優化產業布局,整合冰雪資源,打破冰雪旅游季節限制,延長冰雪產業鏈條,推動哈爾濱的冰雪旅游從一季走向四季。』在施工現場,太陽島集團副總經理、冰雪大世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郭宏偉表示,該項目計劃2023年全面竣工並投入使用。

  黑龍江省冰雪資源富集,經過多年發展,打造了哈爾濱市國際冰雪節、齊齊哈爾『雪地觀鶴節』、牡丹江中國·雪鄉嘉年華、佳木斯『東極之冬·三江潑雪節』、大慶市『雪地溫泉節』、伊春森林冰雪歡樂季等冰雪旅游品牌,『冷資源』成為『熱產業』,冰天雪地變為金山銀山。

  在哈爾濱利民開發區,黑龍江亞康北藥生物制藥一期的乾細胞科技項目已經完成了工程的20%。建成後,企業乾細胞和免疫細胞實驗室將轉移到這裡。『後續二期建設的廠房,主要用於乾細胞成果的轉化和生產。一二期預計年產值可達1億元,利稅達到1000萬元以上,能帶動200人以上就業。』公司項目經理任鵬說。在哈爾濱利民生物醫藥園區,像亞康北藥這樣的企業還有50餘家,園區已經發展成為國家生物醫藥產業集群試點城市的核心集聚區。

  爬坡過坎、滾石上山。黑龍江省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生物經濟、冰雪經濟和創意設計等新興產業,以此為突破口,進一步改造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推進產業轉型、動能轉換、增長方式轉變,實現振興發展。

  【2012】

  ●全省地區生產總值11015.8億元

  ●主要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91.7%

  ●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61.5%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60元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04元

  【2021】

  ●全省地區生產總值14879.2億元

  ●主要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98%

  ●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69%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46元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89元

責任編輯:李澄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