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今天下午2點22分,中國首個科學實驗艙——問天實驗艙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在『問天』踏上問天之路的背後,有眾多龍江力量的助力。

問天實驗艙發射約495秒後,與火箭成功分離並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問天實驗艙配置了目前國內研制的最大面積可展收柔性太陽翼,全部展開後的翼展超過55米,比半個足球場還要長。哈爾濱玻璃鋼研究院承制了太陽翼的收納箱體和隔離板。
哈爾濱玻璃鋼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師王梓橋說:『收納箱體它的外形類似於手風琴的兩端,在柔性翼折疊的過程中,提供一個保護和支橕的作用。』
問天實驗艙電源分系統
和推進分系統的主承力結構
采用的高性能碳纖維復合材料
也是由哈玻院承制的

據哈爾濱玻璃鋼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朱楠介紹,碳纖維復合材料件具有重量輕、承載能力高的特點,比鋁合金材料輕30%左右,承載能力是鋁合金材料的2到3倍,是典型的輕質、高剛、高強度的復合材料結構件。
位於哈爾濱新區的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為問天實驗艙配套了七十多種、三百多套的傳感器正樣產品。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軍工部四室副主任王東偉介紹,這些產品涉及熱控、環控及推進分系統,測量包括壓力、溫度、濕度、流量、氫氣、氧氣、感煙、體溫、呼吸、心跳等多種參數,為空間站的安全運行及航天員的生命安全提供堅實保障。

東輕公司
為問天實驗艙關鍵部位提供了
板材、棒材、鍛件等多個品種的
優質鋁合金材料
還承擔了火箭所需的
外殼蒙皮、貯箱材料等
重要鋁合金材料的保供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