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全國網媒看龍江?地理空間大數據成『破解』龍江各行各業發展『超級密碼』
2022-08-01 21:39: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楊帆 王亮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8月1日訊 (記者 楊帆 王亮)7個pb的地理空間大數據,1日,黑龍江廣播電視臺主辦、東北網承辦的『奮進新征程 龍江新實踐』全國重點網絡媒體龍江行活動啟動,來自全國30餘家網絡媒體記者們走進位於黑龍江省地理空間大數據中心,機房內一臺臺服務器正『熱火朝天』的運轉著,而在數據中心內卻一陣清涼,為保證服務器在恆溫環境中運轉,這裡全年保持22的恆溫。這些海量的地理空間大數據,正為政府、企業、個人提供著前所未有的應用價值和服務能力,並不斷釋放著源源不斷的潛能。

  黑龍江省地理空間大數據中心機房。

  『黑龍江是農業大省,在「農業強省」建設中,地理空間大數據的優勢就得以充分地發揮,物聯網感知、衛星遙感、地理信息等技術在生產監測、精准作業、智能指揮等農業生產全過程集成應用,為發展特色數字農業提供支橕。』自然資源部黑龍江基礎地理信息中心生產管理部主任張慶全介紹。

  在服務高標准農田建設管理,黑龍江實現『項目儲備、項目立項、工程實施、數據調度、竣工驗收、建後管護、高標准農田利用』全過程、全生命周期管理,通過地理信息技術和衛星遙感技術監管高標准農田建設工程實施效果,為黑土地保護工程提供信息化平臺支橕。依托黑龍江省衛星定位連續運行綜合服務系統(HLJCORS)技術優勢,聯合指導開展北斗衛星導航定位在智能農機自動輔助駕駛中的應用,為農機廠商提供賬號400餘個,初步實現助力農業高標准農田建設與農業機械的智能化、無人化。

  媒體記者了解地理空間大數據的『超能力』。

  據介紹,在農作物種植方面,2020年以來開展黑龍江省主要農作物種植結構監測技術研究及試點工作,采用衛星遙感+無人機+地面實地抽查的一體化方式,結合智能AI+大數據、北斗導航技術,科學、精准提取水稻、玉米、小麥、大豆、薯類等農作物種植面積,並建立常態化監測機制,形成耕地資源動態監測體系,准確掌握全省農作物種植結構,為全省耕地輪作休耕制度、黑土地保護工程、作物估產和糧食生產者補貼等工作提供技術和數據服務,提昇龍江農業管理精細化水平。

  近年來,黑龍江省測繪地理信息局不斷夯實空間信息基礎設施,為經濟建設、國防建設、社會發展和生態保護提供支橕保障。建立了黑龍江省衛星定位連續運行綜合服務系統,同時兼容北斗、GPS、GLONASS、Galileo導航定位系統的北斗基准站『一張網』,提供高精度導航、定位、授時服務。實現了全省1:10000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全省覆蓋及框架要素年度更新,實現全省亞米級分辨率衛星遙感影像年度覆蓋、全省2米分辨率衛星遙感影像季度覆蓋及處理能力;建成黑龍江省地理空間大數據中心,具備為全省提供統一地理空間數據存儲、管理、計算及服務能力。搭建黑龍江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建立了『數字龍江一張圖』空間基底,並通過不同網絡環境為政府、行業及個人提供豐富的『一張圖』服務。在黑龍江省『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涉及智慧農業、智慧生態、智慧旅游、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數字鄉村、森林碳匯、黑土保護及虛擬現實、數字孿生、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多項內容,均與地理空間信息及衛星遙感相關,強化地理空間信息建設,對支橕全省數字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奮進新征程龍江新實踐』全國重點網絡媒體龍江行走進黑龍江測繪地理信息局。

  黑龍江省地理空間大數據中心,聚合全省地理空間數據存儲、管理、計算及服務能力,基於大數據中心軟硬件基礎設施及地理空間數據資源體系,建立了『數字龍江一張圖』空間基底,並利用部署在大數據中心的黑龍江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通過互聯網、政務外網及業務專網,為自然資源、林草、水利、農業、環保、應急、測繪等行業及國土空間規劃、資源調查與監測、生態保護修復等重大工程實施提供地理空間大數據支橕保障。

  同時,黑龍江省地理空間大數據中心為智慧農業、智慧生態、智慧旅游、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數字鄉村、森林碳匯等應用提供標准統一、信息豐富的『數字龍江一張圖』空間基底,促進地理空間數據資源技術為設備賦智、為企業賦值、為產業賦能,有效支橕數字經濟產業發展。

責任編輯:江科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