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3日訊 近日,18車3D打印裝飾成品構件,從黑龍江多維時空自由制造有限公司廠區魚貫而出,浩浩蕩蕩發往江西萍鄉的車隊引得路人駐足觀望。這場景對於擁有國內最大3D打印產業基地的『多維時空人』來說,已是再熟悉不過了。8000平方米的廠房內,工人們又忙碌起來自贛州的訂單。僅上半年,『多維時空』已完成簽約3600萬元,實現銷售收入2700萬元。
鼓起腰包的『多維時空』,只是大慶市數字經濟『羽翼漸豐』的縮影。
一組來自市工信局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數字經濟市場主體1014家,涵蓋5個領域、29個類別。2021年,大慶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8%。
省委書記許勤多次強調,『數字經濟時代,誰擁有數據,誰就能掌握資源、把握先機。』
面對數字經濟新『藍海』,大慶乘勢而為,將『中國新興的數產深度融合城市』列入『三個城市』建設之一,按照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數字化治理和數據價值化的『四化』方向,踏踏實實強基礎、建項目、引企業,推動大慶數字經濟跨越發展、換道超車。
再來看一個大慶市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生動案例。
在我省首個智能工廠——沃爾沃汽車大慶工廠:1分鍾可以完成車輛底盤安裝,2-3分鍾一輛新車下線。317個機械手臂同時運轉,可根據『手中』不同的材質決定如何處理,實現柔性制造。一條生產線上,可同時裝配S60、S90兩款車型。制造、物流、運營等數據已經聯通在一起。下達一個生產任務,配套企業也獲得相應指令,企業運轉已經達到高度數字化。
企業『掘金』數字經濟新『藍海』,離不開利好政策的持續加碼。
繼《加快大慶數字經濟發展賦能『三個城市』建設行動計劃(2022-2024)》《推動『數字大慶』建設加快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若乾政策措施》《大慶市數字經濟發展2022年重點任務》《大慶市數字經濟發展專項工作機制》發布後,今年5月,大慶市又推出《大慶市加快推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若乾政策措施》,包含推動產業數字化、推進數字產業發展、推動數字化治理、推進數據價值化、加強要素保障等五大類28條政策措施。
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在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大慶市大力引進培育工業互聯網、智慧園區等數字經濟項目20餘個,總投資60多億元,形成了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
就在這幾天,數字大慶中心一期項目建設完成,經開區數字經濟產業園建設如火如荼,大慶數字創意設計產業園項目啟動,大慶北斗數字產業平臺項目簽約落地……這些,都在夯實著大慶市數字經濟發展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