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綏化
搜 索
綏化海倫: 念好富民強市的『大豆經』
2022-08-12 14:45:29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走進縣城看發展】

  盛夏時節,在黑龍江海倫市前進鎮勝利村的地頭遠眺,一壟壟大豆郁郁蔥蔥,長勢喜人。

  與村民的種植地不同,這是海倫市大豆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智能大機械整地、110厘米大壟雙行播種、測土配方精准施肥、無人機植保……』同行的海倫市農業技術中心推廣站站長劉智穎和記者細數地裡的科技含量,『500畝地,我們試種了20個品種,從中選出更優質的大豆品種。』

  海倫市地處松嫩平原東北端,大豆種植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因黑土肥沃,土壤中天然富硒,生產的大豆顆粒飽滿,高油高蛋白,素有『中國優質大豆之鄉』的美譽。2015年『海倫大豆』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認證。

  『近年來,海倫市充分發揮大豆種植優勢,深入實施大豆振興規劃,在大豆種子研發、規模種植、精深加工、品牌營銷全產業鏈開發上集中發力,念好富民強市的大豆經。』海倫市委書記侯紹波說。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大力實施大豆和油料產能提昇工程。海倫市迎來發展機遇,積極擴種大豆,種植面積達280萬畝,佔總耕地面積的一半以上。

  大豆產業發展,高產優質的品種選育是關鍵。在中國科學院海倫農業生態實驗站,不足20平方米的實驗室裡擺放著各類大豆品種,有的掛著標簽用網兜一袋袋分裝起來,有的是成捆的大豆秧。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大豆育種專家李艷華剛從試驗田裡回來,摘掉遮陽帽,滿頭大汗。『做了一上午雜交授粉,下午要去外地看試驗田。』

  紮根海倫30餘年,李艷華培育的東生系列優質大豆品種,不僅讓種植戶增產增收,也提昇了海倫大豆的品質。『以前豆種多且雜,品質很難保證,影響大豆價格和品牌。』海倫市農業農村局農業生產負責人楊大勇坦言,『近些年,我們依托中科院等科研院所,以高蛋白大豆為主打品種,大力引導農民科學種植優質品種,大豆產量大幅度上昇,海倫大豆平均畝產350斤,有農戶甚至種出每畝480斤的高產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5月17日,海倫市又與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簽約,重點在大豆產業技術研發、科研基地建設、科學技術人纔培養等方面展開全面合作,促進大豆產業提質增效。

  不僅種得好,海倫市還吸引和扶持大豆加工企業,延長產業鏈條。走進黑龍江中強食品有限公司,透過透明的大玻璃窗,生產加工情況一目了然,一粒粒大豆經過加工、檢驗和包裝等多道工序變成一箱箱豆漿粉,裝運發往全國各地。

  一樓大廳展示區,擺放著各類口味的豆漿粉和豆漿飲品。『這是剛纔生產線上下來的,嘗嘗,特別香濃。』公司運營經理尤雨將一盒豆漿遞給記者,『海倫大豆品質好,產品深受餐飲企業和消費者青睞,我們與農戶簽訂5萬畝訂單種植,高於市場價收購。目前,固態和液態兩條生產線都是滿負荷運轉,年加工大豆38000噸。』

  強優勢,補短板,海倫市針對大豆產業『原字號』銷售,鏈條短,產品附加值低等問題,支持食品企業開發大豆蛋白產品,提高產品增加值。大力發展腐竹、豆皮、豆乾等即食食品,提昇生產加工能力。制定適宜的招商政策,吸引更多大豆加工企業入駐。

  中國大豆看龍江,龍江大豆看海倫。海倫市不僅是優質大豆的生產基地,還是貿易基地。海倫年產大豆超35萬噸,但年貿易量達100萬噸,佔黑龍江大豆貿易量的10%,集散輻射遍及全國各地。目前全市有大豆經營業戶近200家,大豆不僅銷往全國,還出口到日本、韓國等國際市場。

  2018年,黑龍江大豆交易中心落地海倫,海倫大豆產業已經成為全國大豆貿易的風向標。『現在,海倫正借助省部共建國家級海倫大豆市場建設合作的有利契機,以大豆交易中心為龍頭打造全國大豆定價交易中心,體系化解決市場研究、產品研發、策劃、傳播、銷售、投資等一體化關鍵環節,深耕以大豆為核心的全產業生態鏈,圍繞打造「中國大豆名城」的發展定位,朝著「全國大豆流通第一縣」的目標努力。』談及未來發展,侯紹波信心滿滿。

責任編輯:王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