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金豆豆』,幾種好味道?豆腐乾、豆奶粉、黃豆醬……走進黑龍江省綏化市海倫市『黑土硒都』產品體驗館,一排排大豆產品琳琅滿目,邊走邊嘗,豆奶醇厚、腐乳咸香。
海倫市黑土肥沃、天然富硒,產出的大豆高油高蛋白。近年來,為了發展大豆產業,海倫市下足了功夫。
品種昇級換代,讓大豆更高產。
『這是今年種的新品種「東生22」,瞅瞅這株高,准豐收!』在海倫市海北鎮南華村,豆田翻滾起綠波,無人機噴下道道白霧,村民周天明手握遙控手柄,正進行航化追肥作業。
近年來,海倫市依托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等科研院所,推動優良品種『育、繁、推』一體化發展。過去10年間,海倫市所產大豆的蛋白含量增長,畝產量由300斤提高到400斤以上。
應用信息技術,讓種地更智能。
在手機上打開海倫市農業大數據綜合平臺,全市耕地狀況一目了然。點開某地塊,氮磷鉀含量、有機質含量、積溫與降水量等信息逐一彈出。『雲端』與田間相連,田野深處,一座座監測站,配有攝像頭、傳感器、滅蚊燈……『前兩天,手機還彈出提醒,建議咱追肥呢!』周天明笑著說,『多了小手機、大農機、無人機,讓咱農民種地方便多了。』
『平臺根據天氣、歷史數據等信息,每3天更新地塊種植方案。施肥、播種、防害,每塊地都「精准診斷、照方抓藥」。』海倫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姚宏偉介紹,平臺還為農戶們提供金融保險、土地托管、農資購買等服務。
除了農業大數據綜合平臺,海倫市還建成數字農業監管平臺、數字農業指揮中心,實現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全覆蓋,五成以上耕地應用了大數據技術。今年以來,全市新建20座農業科技示范園區,示范推廣精量播種、大壟三行密植等先進技術手段。
拉長產業鏈條,向精深加工要效益。
走進海倫市大豆產業園,廠房林立,貨車穿梭。中強食品有限公司大豆加工廠剛剛建成一年,正滿負荷運轉。『這裡加工業密集,配料可以就近取材,大豆品質也高。』公司生產部經理尤雨介紹,受區位優勢等因素吸引,項目去年在海倫落地,帶動就業130餘人。
『如今在家門口上班,騎車5分鍾就能到。』去年,海倫市海倫鎮護城村村民陳衛衛從遼寧大連返鄉就業,進入中強食品公司,如今已是包裝車間班長,『以前半年纔見一回孩子,現在天天能見,一家都高興!』
眼下,中強食品公司正加快推出『富硒』產品。『海倫市建成了黑龍江省唯一一處富硒產品檢驗中心,就近送檢,標准化認證後,預計帶動基地內166戶種植戶平均年增收2000元左右。』尤雨說。
為推動大豆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轉變,海倫市已實行多輪『重大產業項目三年計劃』,建立9處大豆萬畝富硒科技示范園區,指導企業標准化、科學化生產富硒大豆產品。目前,海倫的特色大豆產品已有20餘種,大豆加工轉化量超過產量。
大豆變金豆,群眾增收入。10年間,海倫市大豆加工能力1000萬公斤以上企業從2家增至9家,大豆產業總產值從5.6億元增至20.07億元,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了2.4倍和2.7倍。
『目前,全市種植大豆280.87萬畝,佔耕地總面積一半以上,比去年增長16.3%。』海倫市委書記侯紹波表示,將持續提昇大豆種子研發技術水平,在全產業鏈開發上集中發力,促進大豆這項富民產業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