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9月1日訊 走進黑龍江集佳電氣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集佳公司』)的生產組裝車間,工作人員正緊張有序地組裝井下皮帶控制箱。據悉,這些正在生產的產品很快就投入到井下自動化改造項目中,為龍煤雙鴨山礦業公司礦山智能化建設提供強有力的配套支橕。
走科技路 從生產礦燈到研發智能設備
集佳公司最早成立於2003年,隸屬於雙鴨山礦業公司,是大集體企業。2013年,雙礦公司和龍煤物流公司共同出資改制為黑龍江集佳電氣設備有限公司,集研發、制造、銷售、服務於一體。很難想象,這個10年前還是生產礦燈、井下閥門等產品的科技含量不高的小廠,如今已擁有27項國家專利,產值從2012年的600多萬元飛躍至2021年的1億多元。
隨著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推動,2016年集佳公司重新明確發展定位:要打造『科技示范型企業』,走高新技術發展之路,成立專班全面布局謀劃煤礦『四化建設』產品研發應用和信息化人纔培訓基地建設,使企業踏上了新征程。
在集佳公司的產品展示區,生產技術部部長李軒指著一臺選矸機器人自豪地說,這個智能選矸系統填補了國內空白。
過去,雙礦選矸需要依靠純人力進行分揀,當時國內已有的智能化選矸設備均采用X光射線識別。李軒說:『X光對人體造成極大的傷害,所以被我們棄用。我們決心打造一款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智能化選矸設備。』
經過不懈努力,2020年,一款可以完全解放人力的選矸機器人誕生了。李軒說,將待選原煤通過原煤供給系統平鋪到平面皮帶運輸機上,采用視頻分析和大數據對煤與矸石進行數字化辨識,再通過高壓氣源分揀,可精准、高效地對50mm~300mm粒級煤與矸石進行篩選,靈活調配煤與矸石的分揀,達到效益最大化。分揀矸石和煤都在選矸設備的流水線上完成,不僅實現無人化,還大大降低了矸石入煤倉的概率,提高了煤質,更提高了企業經濟效益。
在另一個名為巡檢機器人的設備前,李軒說,應用於煤礦井下的巡檢機器人,可完全代替巡檢工人對設備及環境進行巡檢,實現了井下中央變電所、水泵房等處的無人值守,極大地提高了煤礦行業的安全管理及智能化水平,為煤礦用工難的問題開闢了一條新路。
新老搭配 人纔梯隊為強企提供技術保障
蘇煜博,畢業於吉林大學計算機軟件工程專業,曾在上海一家軟件公司工作,偶然一個機會,在刷抖音時,看到了家鄉有個集佳電氣公司正在生產研發煤礦自動化智能化設備,這點燃了他建設家鄉的想法。他回到雙鴨山,進入集佳電氣產品研發部,從事設備運維管理工作。『我本是一名礦工子弟,在這裡我想通過我的所學,為咱們煤礦自動化智能化發展貢獻一份力量。』蘇煜博說。
在集佳公司,還有很多像蘇煜博一樣的年輕人,40歲以下青年員工佔職工總數的82%,是雙礦公司、龍煤集團為數不多的一支年輕化隊伍。集佳公司與哈工大、中煤科工集團、中信重工集團等高校、科研院所開展戰略合作,制定政策引進科研人員和大學生人纔,實現『騰籠換鳥』『築巢引鳳』,為昇級產業規模、優化產品結構、激發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創造了充足條件。
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傳幫帶』的優良傳統。如今已經72歲的原新安礦礦長詹士佳,以返聘身份回到崗位,為年輕人的發展保駕護航。正是在這種良好的氛圍下,憑著敢闖敢拼的乾勁兒,集佳公司積極開發煤礦自動化系統和智能化機器人等項目,搶佔了龍江煤礦智能化建設發展先機,推出了智能化管理、提昇、排水、運輸、監控、監測、巡檢機器人等50餘項新產品,企業發展迅速打開新局面,業務遍及東北三省煤炭企業。
集佳公司黨總支書記、董事長杜柏林說,下一步,集佳公司將緊緊圍繞『礦山自動化及智能化研發制造配套基地』這一定位,在『十四五』時期,全面建成『高新技術產業園』,全力打造集科技研發、技術指導、生產制造、專業服務、人纔培養等一體多元的數字化賦能基地,承擔起雙礦公司7個煤礦『十二個智能化子系統』和主輔運輸線運營維護任務,為雙礦公司『做強煤炭主業,發展非煤產業,打造百億級企業』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橕和技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