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賓縣:果蔬齊豐收農民錢袋鼓
2022-09-07 09:53:56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律涵中 白雲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采摘。

  水果柿子熟了。

  黑龍江日報9月7日訊 時下,走進賓縣近郊的生態樹莓種植園種植大棚,一顆顆飽滿圓潤的樹莓散發著濃郁的果香,果紅藤綠、惹人垂涎。種植戶們正忙著采摘、分揀,一大片肉嘟嘟、紅燦燦的樹莓像小燈籠似地掛滿枝頭。

  果蔬豐收效益節節高

  有著7年樹莓種植經驗的農戶高俊清,今年種植了13畝地,畝產可達1600到1700斤。從八月初開始樹莓就已陸續成熟,除與食品公司簽訂訂單外,依托位置優勢,高俊清還向市民開放采摘選購。『樹莓栽培、管理簡便,結果早,每畝收益可達8000~10000元,效益比較高。每到樹莓采摘季,銷量喜人,樹莓果已成種植戶們的致富果。』高俊清喜滋滋地向記者介紹。

  走進賓州休閑農業生態園(簡稱生態園),幾十棟大棚蔚為壯觀,大棚裡成熟果蔬掛滿枝頭,滿室清香。科技成果展示基地社員們正忙著采摘水果柿子,幾棟大棚的藍莓已采了兩茬。

  生態園孟凡林經理向記者介紹,生態園是由省農科院與哈爾濱永和菜業有限公司(簡稱永和菜業)於去年共同建設的科技成果展示基地,主要包括16808平方米的連棟棚室1座、新型保溫越冬鋼架藍莓大棚9棟、陽光智能溫室6棟,旨在發展藥園、菜園、果園、花園、生態園五園經濟,主要用於觀光采摘。該基地設立了大田作物品種展示區、棚室果蔬品種展示區、露地瓜菜品種展示區和果樹品種展示區,展示農科院待轉化和新優品種200餘個,其中瓜菜、果樹等經濟作物品種60多個。

  科技賦能產業提質昇級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生態園是我省農業先進成果和綠色技術、實踐先進理念的有效載體。省農科院30多名專家為基地提供技術服務,重點示范果蔬化肥農藥減施增效、蔬菜水肥一體化膜下滴灌、蔬菜病蟲害綠色防控、主要果蔬提質和富硒等技術模式。通過開展田間觀摩、品鑒互動等活動,每年邀請種業企業、新型農業主體、農戶和業內專家5000餘人,讓更多的菜農可以通過手機學到前沿技術。

  『生態園主要開展農家樂鄉村自然風情旅游,通過體驗、采摘、餐飲、觀光使文化、旅游、農產品銷售有機融合,帶動當地旅游產業及農產品銷售。』孟凡林說,生態園與一些單位開展了團建、培訓、采摘、宅配、集團配送等業務,園內年均接待游客可達10萬人次,銷售收入2000萬元,從業人數200人,其中農民就業人數150人,帶動300餘農戶發展露地蔬菜種植、庭院經濟、運輸業、民宿等。

  據孟凡林介紹,公司還計劃建設電商平臺、物聯網大廳、質量溯源平臺,帶動賓州鎮當地農戶銷售雜糧、蔬菜、特產農產品等。建設農民培訓基地提高農民種植技能,為農村剩餘勞動力進入第二、第三產業創造條件,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龍頭牽動引領特色產業興旺

  『賓縣近年來積極推動蔬菜等經濟作物產業發展,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穩定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增加優質果蔬供應,經濟作物產業得到蓬勃發展。』賓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張燕俐對記者說,今年,賓縣聚焦蔬菜作物品種,大力建設蔬菜綠色高質高效行動示范縣。以永和菜業公司為創建主體,集中打造千畝蔬菜示范方田。項目區單位面積化肥、農藥用量低於當地平均水平,病蟲害綠色防控實現全覆蓋、危害損失率控制在5%以內,帶動全縣節本增效5%以上。蔬菜千畝示范方田品種優質化率達到100%。

  據張燕俐介紹,龍頭企業帶動產業發展作用十分明顯,永和菜業分別在永和鄉、賓州鎮建設了綠色標准化蔬菜基地,共佔地1.2萬畝,被評為全國種植業『三品一標』示范基地和黑龍江省『北菜南銷』重要基地,初步建成以『五園』為支橕、『產加銷』為一體、『科技+旅游』為特色的新型現代農業企業。目前,永和菜業可帶動276戶農戶增收。今年,哈爾濱高泰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新增毛豆種植面積5000畝、草莓1000畝,以訂單回收方式,發揮『企業+農戶』模式的帶動作用,帶動了全縣8個鄉鎮近500戶農戶增收。

  『今年,賓縣重點建設了賓州鎮四季青村和永和鄉永和村經濟作物示范村,同時做優鞏固102個菜園革命示范村。』張燕俐說,以村為單位推進農村菜園開發利用建設,將農戶零散、荒棄、閑置的可利用庭院土地整合起來,實現抱團取暖,積少成多,進一步開闢生產菜田擴容新途徑。堅持宜菜則菜、宜果則果,重點擴大市場需求廣、收益較穩定、生產難度低、農民易上手的果蔬等特色作物規模。依托新型經營主體,通過訂單種植、合作協議、產供銷對接等方式,實現了菜園產品統一回收、加工、包裝和銷售,提昇經濟作物的增收『成色』。

責任編輯:李澄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