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9月10日訊 9日,由省委宣傳部主辦的『黑龍江省「非凡十年」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六場,圍繞『堅定不移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鞏固提昇綠色發展優勢』作專題發布。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劉偉在發布會上表示,我省著力做好『治山理水』『顯山露水』『跋山涉水』生態文章,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這十年,我省堅定不移做好『治山理水』文章,河湖山林的綠色版圖不斷擴大。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我省組織實施了藍天、碧水、淨土、美麗鄉村、原生態『五大保衛戰』,『十三五』環境質量約束性指標全部完成,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連續兩年位列國家優秀序列。大氣環境再現『龍江藍』,2021年全省空氣優良天數比率達94.8%。水質改善實現『碧水清』,鰲花、烏蘇裡白鮭等珍稀魚類重現松花江。土壤防治保持『黑土沃』,耕地優先保護類佔比達到99.87%。
突出打好環境問題殲滅戰。省委省政府始終高位推動,堅持把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作為重大政治任務,18位省級領導包抓53項整改和攻堅任務,組織開展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督察整改『回頭看』專項督導和突出問題『百日攻堅』,哈爾濱向陽垃圾處理場、齊齊哈爾電石渣污染等國家高度關注、人民群眾反響強烈的一大批突出問題得到徹底治理。
全力打好環境民生陣地戰。把解決百姓反映強烈、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問題作為重大民生工程推動,持續抓好秸稈『全域全時段全面』禁燒和散煤污染治理,累計削減替代散煤319.5萬噸,淘汰改造10蒸噸及以下小鍋爐3302臺。全面開展入江河湖排污口排查整治,完成108個地市級、100個縣(區)級地表水型水源地環境問題整治。推進農業塑料污染治理,加快推動農藥化肥減量使用,推廣測土配方施肥。
持續打好防范風險持久戰。推動疫情防控等醫療廢物『全鏈條全周期全閉環管控』,加強危險廢物規范化環境管理,強化核與輻射安全監管。健全環境風險防控體系,緊盯涉危化品企業、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等重點領域,進一步完善環境風險隱患排查機制,有效應對突發環境事件。
這十年,我省堅持不懈做好『顯山露水』文章,生態經濟的金字招牌持續擦亮。
堅持綠色發展,著力培育綠色低碳的生態經濟體系。加快布局數字經濟、生物經濟、冰雪經濟、創意設計產業等綠色低碳經濟,構建『興安嶺生態銀行』運行機制,綠色生態資本不斷增值、積累和變現。加快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開發6個中國自願減排林業碳匯項目,全省首例碳匯交易順利完成。
堅持節約集約,著力建設永續發展的資源保障體系。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體理念,全面落實河湖長制、林長制及田長制,初步構建『一帶兩區四廊』等生態修復總體格局。全省森林面積達到21萬平方公裡、草原綜合植被蓋度穩定在70%以上,東北虎豹國家公園成為全國首批國家公園之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47個,國際重要濕地10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國際重要濕地數量均居全國第一。
堅持前端引領,著力打造助力發展的服務支橕體系。全力落實『雙碳』目標,強化前端治理的緊迫意識,實行最嚴格『三線一單』生態分區管控,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最大限度減少企業時間成本。持續組織開展『環評百人幫百企』活動,實施『面對面、點對點』技術幫扶,助力工業企業、環保企業、百大項目、小微企業加快發展。推進包容審慎監管,建立生態環境執法正面清單,制定生態環境領域『減免罰』清單,實現剛性執法、柔性有為。
這十年,我省堅如磐石做好『跋山涉水』文章,綠色發展的基礎保障日益增強。
黨政責任體系全面建立。成立省委書記和省長任組長(主任)的省生態文明建設領導小組、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各市(地)均成立生態文明建設領導小組和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管生產管環保、管發展管環保、管行業管環保』的『大環保』責任體系全面構建。
政策法規體系不斷完善。制定出臺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意見、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實施意見、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等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制定修改大氣污染防治條例、黑土地保護利用條例等省級生態環境保護法規39部,全面推行排污許可『一證式』管理,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初步構建。
執法監管體系持續發力。堅決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讓制度長出『鋼牙利齒』,建設生態環境保護鐵軍,鐵心鐵面鐵腕治污。持續深化行刑銜接機制,環境部門聯合司法機關開展整治污染環境、涉危險廢物等打擊環境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同步通過『科技+數據』提昇執法效能,推行第三方輔助執法,不斷提昇環境監管質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