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腦前
他們是工程師、規劃師、建築師、測繪師
是『畫圖』能手
在高新區景程小區防疫
他們變身守門員、辦事員、服務員
因為點子多、效率高
被居民『畫圖表白』
繪制快捷路線圖,為物資配送提速
8月24日晚上9點多,高新區規劃建築研究院接到命令,組建志願服務隊入駐風險較高的景程小區。
次日凌晨,由市政設計所所長王宏揚帶隊,25人加入到抗疫隊伍,負責小區內物資保供、秩序維護、小區勸導、安全巡邏、樓宇封控。
當天,1200餘戶居民訂購的生活物資,陸續配送到了接菜口。
如何快速將物資送到居民手中?
隊長王宏揚帶領隊員們發揮各自專長,根據樓棟位置,繪制了一份快捷配送路線圖。

隊員們專門為程景小區繪制的物資配送圖
小區共23棟樓,5000多戶。按照樓棟分布,王宏揚安排6個人負責接菜、消殺,然後按樓號在地上畫出區域,將一箱箱菜擺放好。
怎麼走方便?先送哪棟樓不走重復路?
按照設計好的路線,2臺運菜車,一名司機、一個卸菜人員,按順序裝車,挨個樓卸菜。
每2個人負責一棟樓,封控樓的,送到家門口;其他樓的,居民到單元門口領取。
無論是訂購的物資,還是每一次發放『蔬菜包』,所有居民都能准確無誤地收到物資,大家都誇贊這群『快遞小哥』效率高,發東西又快又准。

在小區接菜口,訂購的物資按樓號擺放。
小區『金嗓子』,喊出好效果
白天送完物資,短暫休息後,晚上的秩序巡邏就開始了。
『請居民們不要出門,吃的喝的啥都有,要安心地在家裡待住……』
小區裡每一棟樓的居民,都能聽到大喇叭裡傳來這樣的溫馨提示。
為防止遺漏,王宏揚還想出『交替巡邏法』,你來我負責的片兒走一走,我去你的地兒查一查。不管有沒有人,總要拿著大喇叭在每一棟樓前反復『喊話』。
『這個辦法雖然有點土,卻可以提醒大家時刻保持警惕性。希望居民們不會嫌我們「絮叨」,大家平安了,我們也就心安了。』因為顧不上喝水,深夜回到休息的地方,王宏揚嗓子啞得都變聲了。

中秋節當天,一封貼在單元門上的『表揚信』。
無聲的語言,傳遞著敬意
除了送物資和巡邏,這支志願者服務隊,還協助社區做好隔離人員轉接、居家隔離人員封條情況巡查等工作。
忙碌中,他們還『分身有術』,幫助居民解決急事難事。
小區內有一位腹膜透析的老人,需要腹腔透析液。拿到社區開具的出門證後,王宏揚和隊員,駕車拉著老人趕到醫院,開完藥品後,又幫老人將藥品送到樓上。

電梯裡的一幅小畫,看了讓人心裡暖暖的。
20多天裡,這支志願者服務隊與社區、物業、公安乾警一起,在小區裡築起了一道防控長城。
9月19日,景程小區降為低風險地區。
大家的盡心守護,讓小區居民戰疫的信心更足了,除了『表揚信』,居民們還用繪畫的方式,表達著自己的心意。

一筆一畫,都代表著居民對抗疫工作的支持。
一個個疲勞但不退縮的身影
繪就了眾志成城的抗『疫』畫卷
居民的暖心回應
激勵著每一個人繼續奮勇前行
加油,所有人
堅持,就是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