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9月24日訊 『刷臉』就能進小區,出門不再擔心忘帶門禁卡;有煩心事,在專用APP上發條消息,相關部門就會協調處理……智慧社區讓百姓生活更有溫度、有品質,也不斷讓城鄉社區治理服務水平迭代昇級。
今年8月,我省出臺《關於深入推進智慧社區建設的若乾措施》,力爭到2025年基本構建起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橕、智能化安防、開放共享的智慧社區服務平臺,助力基層治理智慧化水平進一步提昇。
目前,我省已建成智慧社區的『智慧』元素在哪裡?智慧社區如何為百姓生活繪就幸福底色的?有了智慧社區,基層『治理』如何變『智理』?連日來,記者展開調查。
『刷臉』回家『雲端遛娃』
智慧社區讓生活更宜居
智能門禁、數字物管,已經融入到哈爾濱市南崗區學府經典小區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刷臉』可進小區、樓道,實現無感通行;四個高清攝像頭能『揪出』小區高空拋物的元凶。孩子在小區游樂場玩耍,家長在家通過手機、電腦或電視能實時查看游樂場情況,實現『雲端遛娃』。
『漫步小區,智能化帶來的便利越來越多。』居民王志穎說,小區門禁可刷卡,也可采用人臉識別,根據業主需求支持多樣化選擇。要是家裡來了訪客,把客人照片傳給管家,並提供客人訪問的時段。在訪問時段內,客人可隨意進出小區。業主家中出現突發情況需要物業幫助,可以通過一鍵報警功能尋求物業的幫助,為居民生活提供了極大便利。
學府經典小區物業經理趙志超告訴記者,智慧社區系統是2021年春季投用,分為物聯系統和物管系統。物聯系統連接小區門禁、機房等。機房設備連上網絡,管理員能在手機端查看機房情況。設備出現故障,手機能一鍵報警。有了這一系統,大大提高了物業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
趙志超介紹,下一步,物業還將與周邊商家合作整合資源,在平臺開展促銷活動,為業主發放購物券,進一步豐富居民的生活場景。
百姓煩心事『一鍵解決』
基層『治理』變『智理』
遇到大雨、急雨,小區門前積水沒過腳踝,嚴重影響居民出行。這個難題,已經困擾了肇東市佳和欣城小區居民很長一段時間。
今年夏天,肇東市西園街道辦事處審計社區第七網格的網格員曲文瑤,了解核實情況後,將問題上傳至『政務幫』APP,很快就得到上級部門的回應。街道辦協調相關部門查清積水的『病因』,協同多部門現場『會診』,幫助居民解決了『老大難』問題。
曲文瑤使用的『政務幫』APP,是西園街道辦事處智慧街區雲平臺的辦公人員移動端。
西園街道辦事處政法委員趙敏告訴記者,智慧街區雲平臺已建成兩年,是綏化市社會管理創新綜合試點。平臺搭建了『一網三端』,管理端為街區平臺管理後臺、辦公人員使用移動端『政務幫』APP、居民端為便民服務小程序。
她說,平臺分為網格化治理、綜合治理、疫情防控、政務服務、硬件物聯、社區治理等內容。大事由網格員進行上報、社區經分析研判後上報街道解決,形成匯集信息、分流交辦、反饋結果和立案建檔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方式。
一年來,平臺在綜合治理上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目前街區平臺產生了205條矛盾糾紛,已解決204條,百姓滿意度高達99%。』
在黑河市愛輝區花園街道喇嘛臺社區,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社區日常,也被錄入『城鄉社區網格化平臺』中。社區書記葉曉雲認為,智慧社區建設是對傳統社區的一次大昇級,讓社區『治理』變『智理』。
『大海撈針』變精准搜索
智慧社區賦能基層疫情防控
松安街道辦事處坐落在哈爾濱市松北區的中心城區,周邊商戶多、流動人口多。為有效解決轄區各社區暫住人口底數不清、情況不明的難題,從2020年開始,該街道辦利用智慧社區+物業系統,對社區內的人、情、地、事、物全要素實現動態智能管理。
『平臺上線前,人員排查是最頭疼的事,像海底撈針。』松安街道黨工委書記張臻卓說,有了智慧社區平臺,可以實現精准搜索,確保核酸檢測、疫苗接種等不漏一人。
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在『外防輸入』上下功夫,加強口岸城市的源頭管控。黑河市大數據中心黨組成員、副主任孫冬寒表示,黑河市通過平臺采集人口信息、社會組織信息、公共場所信息等共200餘萬條。在疫情防控期間,為流調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橕。
張臻卓已在基層工作多年,長期關注智慧社區建設工作。她表示,智慧社區建設應該打破社區『信息孤島』,向上可以聯動政府各職能部門,向下打造社區、物業、居民、社區周邊商業多方的協同,實現數據驅動下的『共建、共享、共治』社區治理模式。
同時,多名受訪者呼吁,智慧社區建設要整合社區現有的各類服務資源,拓展智慧服務場景,打通智慧便民『最後一公裡』。此外,要讓老年人、特殊群體等都能享受到智慧社區帶來的便利,縮小『數字鴻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