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齊齊哈爾
搜 索
齊齊哈爾:集中力量辦大事——甘南縣『聯農帶農機制』為產業振興注入新活力
2022-09-26 09:42:14 來源:東北網-齊齊哈爾日報  作者:姜超 梁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9月26日訊 鄉村要振興,產業必振興。長期以來,甘南縣一些鄉村肉禽養殖存在著規模小、效益低、養殖分散等問題。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當地發揮鄉村黨組織引領作用,探索聯農帶農機制,集中力量辦大事,充分利用規模養殖場,把原來農民一家一戶的『分散養殖』變成『規模發展』,目前,兩萬多只大鵝、八萬多只笨雞即將上市銷售,初步估算純效益超過200萬元。

  在甘南縣中興鄉中四村的大鵝養殖場內,兩萬多只大鵝或昂首漫步,或『高歌』飛奔,正在屬於它們的操場上『撒歡兒』。原來,這些大鵝是由甘南鎮、平陽鎮、查哈陽鄉三個鄉鎮的村級黨組織共同出資養殖的。他們把2.1萬只大鵝交給有經驗的養殖大戶統一飼養、統一防疫、統一管理、統一銷售,解決了個人養殖經驗不足造成大鵝成活率不高的問題。

  『十只八只指定是看不到錢,必須規模化養殖。成本能降低,防疫有專業團隊,能把成活率提到80%以上,當年就能賺到錢。』養殖場工作人員單永武如是說。

  按照產業項目設計,通過投放養殖場集中代養,借助養殖場場地、技術等資源優勢,再通過集約生產降低成本和風險,獲利後返還成本,風險共擔,將淨利潤用於無勞動能力脫貧戶、監測戶差異化增收或者村聘公益崗位人員補貼,便可成為一項確保脫貧群眾不再返貧的有力舉措,同時,還是推動產業發展的一股新動能。單永武介紹,大鵝目前的市場售價大約是每斤12元,再有1個月左右的時間,養殖場內的這些大鵝就可上市銷售,保守估計純效益可超過80萬元。

  與大鵝養殖場的情形相類似,在同樣位於中興鄉綠化村的笨雞養殖場內,飼養員們看著快出欄的笨雞,喜悅之情也是溢於言表。據介紹,該笨雞養殖場是由巨寶鎮、興隆鄉、長山鄉、中興鄉、興十四鎮、寶山鄉聯合投入養殖,養殖場內共利用圈捨17棟,養殖笨雞8.5萬只。現在,離出欄還有半個多月時間,每只雞的重量平均已超過了3斤。

  綠化村笨雞養殖場管理員於春華在提前算賬時就興奮地表示,今年1只雞的盈利就能有10到15元,這裡的85000只,差不多就得有100多萬元,這樣的話脫貧戶就啥也不用擔心了。於春華還說,『咱們小雞上市的時候,正趕上黨的二十大召開,正是喜慶的好日子。這些年咱們普通農民和原先的貧困戶們,都在黨的好政策下,把日子過得更紅火了,咱們興奮的不止是那時候能賣笨雞掙到錢,更期盼的是國家繼續有好的政策,繼續帶領我們過上更好的生活。』

  在鄉村振興中如何有效帶動脫貧戶、監測戶增強發展內生動力,壯大全縣鄉村振興產業,甘南縣的舉措之一,便是進一步發揮鄉村黨組織引領作用,創新產業聯農帶農機制,充分利用中興兩處規模養殖場,發展農村特色笨雞、大鵝規模養殖。據甘南縣鄉村振興局工作人員介紹,聯農帶農機制具體可分為兩種方式,一種是由鄉鎮、村黨組織集中代養,鄉鎮、村自行負責雞(鵝)雛、養殖設備、飼料、防疫藥品、僱工等,此種代養方式上繳收益金,收獲的淨利潤直接用於脫貧戶、監測戶增收;另外一種則是由鄉鎮將分配的圈捨承包給養殖大戶進行養殖,此種方式按照收益金管理相關規定要求,收取不低於2%的收益金,即每棟圈捨5萬元,此收益金用於鄉鎮所轄村脫貧戶、監測戶增收。同時,在此基礎上,當地還利用規模養殖場以大帶小形式,帶動各村黨組織發動農戶利用自家庭院參與分散養殖,創建新的聯農帶農機制,實現脫貧群眾穩定增收。

  在階段性總結聯農帶農機制工作成效時,甘南縣鄉村振興局局長曲國生表示,經過大半年的運行發展,這種抱團發展集中規模化養殖的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其優點就在於打破了過去鄉鎮發展產業的地域界限,有利於集中力量辦大事,真正為鄉村振興不斷注入新的活力。

責任編輯:王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