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多能互補 科技創新 精神傳承 大慶油田 『加油增氣』向百年挺進
2022-09-26 10:16:18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李民峰 趙吉會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1205鑽井隊施工現場。 黑龍江日報記者 郭俊峰 荊天旭攝
大慶油田碳中和生態觀光園。 韓京攝

       黑龍江日報9月26日訊 牢記殷殷囑托,當好標杆旗幟。

  『中流擊水非奮楫不能進』。3年來,大慶油田大力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不斷改革創新,正在建成一個基業長青、旗幟高揚的百年油田。

  新能源業務多點開花

  9月5日下午3點,大慶油田采油六廠喇I-II聯合站污水乾線突發穿孔,必須及時搶修。搶修現場情況較為復雜,乾線在多根管線和電纜正下方,挖掘機上不去。在場員工毫不退縮,他們站在泥水裡鍬挖手掏,僅用了1個小時就挖了1米多深。在不停產的前提下,兩個小時完成搶修工作。

  這是大慶石油人踐行『我為祖國獻石油』誓言最為尋常的一幕。3年時間裡,大慶油田克服疫情防控、資源接替、極端天氣等諸多困難,圍繞『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目標,全力打好打贏油氣主營業務高質量發展之戰。

  天然氣在大慶油田年產量佔比逐年上昇。今年3月,國家重點工程——四站儲氣庫群正式開啟注氣,平均日注氣量達到156.47萬立方米。

  『為實現油田天然氣持續上產目標,最大限度發揮儲氣庫調峰增銷保供能力,3月1日,正式開啟四站儲氣庫群的注氣工作,較原計劃提前了10天。』大慶油田公司開發事業部儲氣庫開發管理科副科長汪長浩說。

  如今,大慶油田天然氣儲量增長迎來新高峰,本土原油產量始終保持在3000萬噸以上,天然氣產量連年增長,邁上50億立方米新臺階。

  秋日裡走近大慶市群英西泡、北站泡,橫亙在水面上的一塊塊光伏板組件分外閃耀,與波光粼粼的水面交相輝映。

  這個7月1日並網發電的大慶油田星火水面光伏示范工程,是打造『大慶油田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示范基地』的先導示范工程,也是中國石油首個水面光伏項目。

  它的投產,標志著大慶油田在落實國家『雙碳』目標和集團公司綠色低碳發展的征程中邁出了關鍵一步,也標志著大慶油田新能源業務並入主業發展全面提速。

  據悉,該項目利用兩個水面,建設用地40萬平方米,裝機規模18.73兆瓦,年均發電2750萬千瓦時,減排二氧化碳2.2萬噸。

  如今,大慶市越來越多的井場間,新增了一片片光伏板。『十四五』期間,大慶油田力爭建成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示范基地,新能源裝機規模達到200萬千瓦以上,清潔能源替代率達到20%以上。

  2020年11月11日,大慶油田馬鞍山碳中和林揭牌,成為中國石油首個碳中和林。截至目前,大慶油田共計栽植喬灌木117983株,累計建設碳中和林1826畝,碳中和生態觀光園中的芝櫻花海,已成為大慶人的『網紅』打卡地。

  『像抓油氣業務一樣抓新能源業務』,大慶油田專門成立新能源工作領導小組,組建新能源項目經理部,全面部署、指導、推進風光發電、地熱及餘熱利用等新能源業務。穩油增氣、內外並舉、多能互補、綠色發展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新技術打開競爭格局

  8月初,大慶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傳來好消息:攻克了2.0版表面活性劑核心技術。

  依托大慶油田自主創新的『老牌兒』表面活性劑,我國已成為世界上唯一大規模工業化應用三元復合驅采油技術的國家。此次『國字號』產品昇級,不僅與現用的復合驅體系相比預計可提高采收率3%以上,成本也可相應降低。

  『每一口井都是我們的品牌。』大慶油田井下作業分公司川渝項目部經理崔雪峰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進入川渝地區施工3年多時間,從缺少施工經驗起步,虛心向其他國內技術服務單位學習,到創新提供特色技術服務,再到建立獨樹一幟的『五式三化』工廠化壓裂施工模式,他們在為甲方提供高效優質服務的同時,也在川渝地區用高標准鑄就了鐵軍品牌,贏得了更多的市場開發機會。

  堅持吃『科技飯』、走『創新路』,在新局中加速轉身。大慶油田正在利用創新技術與『一帶一路』通道沿線國家拓展合作范圍,為加速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儲備了技術、積累了經驗。

  鑽探工程公司鑽井二公司海外分公司DQ1205鑽井隊提前12.92天完成施工,一舉創下伊拉克哈法亞油田水源井最快鑽完井周期。

  裝備制造集團力神泵業有限公司與南蘇丹3/7區達爾石油公司成功簽訂潛油電泵設備與服務延期合同,工程建設公司與中海油烏乾達公司正式簽訂項目總包合同,標志著工程建設公司成功進入烏乾達市場,繼貝寧管道業務之後再拓非洲市場新版圖。

  此外,大慶油田研發形成的長垣水驅特高含水後期控水提效技術、化學驅提高采收率技術、深層火山岩氣藏高效勘探開發技術等,整體水平達到國際領先,支橕了長垣水驅和化學驅產量分別保持在1000萬噸以上、外圍油田產量600萬噸以上,天然氣產量連續11年保持上產態勢,並建成了全國最大的火山岩氣藏生產基地。

  創新發展的注采系統降本增效技術,控投資提效益效果明顯,實現了注采系統大幅度降本增效。

  大慶油田還通過水驅、化學驅等品牌技術的內部轉化及外部推廣,核心主導技術實現了『工業化、產業化』的目標。

  開發建設至今,大慶油田已累計取得科技成果萬餘項。在科技創新的助力下,眼下的大慶油田充滿活力,未來的大慶油田更值得期待。

  老傳統涵養奮斗初心

  7月5日開始的『喜迎黨的二十大牢記囑托譜新篇』崗位『雲講述』活動中,大慶石油人講出職責、講出擔當、講出嚴實作風,短短一個月內參與人數就達近10萬人,瀏覽量近百萬人次。

  大慶油田的『傳家寶』——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及會戰優良傳統,滋養著一代又一代大慶石油人投身到建設百年油田的征程中。

  『要把紅旗一直扛下去!』大慶鑽探工程公司1205鑽井隊秉持信念,不斷苦乾實乾,成為全國創造紀錄最多、鑽井總進尺最高的鑽井隊。

  去年,1205鑽井隊帶著新接手的7000米自動化鑽機挺進了非常規油氣開發試驗區。隊長張晶帶著大家一起挖點子、想法子,成功穩住地層,並連續打破鑽井施工紀錄,摸索形成大慶非常規油氣開發高效鑽井模板,並推廣應用,大幅提昇了試驗區的鑽井速度。

  『大國工匠』劉麗說,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早已融入她的血脈中,刻在她的骨子裡。『要像鐵人那樣有責任、講擔當,為革命練就一身硬功夫、真本事。』她努力鑽研技術,投身革新研發,獲得各類成果200餘項。她研發的『電泵井便攜式清蠟設備』結束了大慶油田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每口電泵井配一套防噴管的歷史,『螺杆泵井新型封井器』入選全國40項創新資金補助項目,填補了行業內技術空白。

  大慶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張金友,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了向非常規油氣領域進軍的重任。通過對近萬米岩心精細描述,上萬塊次岩心樣品實驗室微觀研究,5000多平方千米三維地震資料解析,他和團隊創新突破了對非常規油氣儲集性、含油性和可壓性的關鍵認識,部署的多口控面水平井均獲高產,開創了百年油田戰略發展的接續領域。

  百年航程風正勁。大慶石油人正沿著既定航線,奮勇拼搏,向著以能源產業為主體,以新領域新業態為補充,具有強勁成長力的百年油田進發。

責任編輯:王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