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在鄉村振興第一線,有一支生力軍叫駐村工作隊。他們承載著光榮使命,肩負著組織重托,衝鋒在前、履職盡責,下功夫抓黨建、強隊伍、解民懮、壯產業、戰疫情,在繪就克東縣鄉村振興美麗畫卷中印下了堅實步履、展現了奮斗身姿。
『中共克東縣委組織部』微信公眾號開闢『我的駐村故事』宣傳專欄,旨在為駐村工作隊員搭建學習交流的平臺,講述駐村工作隊員駐村工作的難忘事跡,通過展示駐村工作隊員踐行使命、擔當作為、開拓創新的動人風采,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為民修路結真情 紮根幫扶助振興
黑龍江大學駐蒲峪路鎮國富村
第一書記 劉家勝
眼下,秋收的希望在田間游走,這是我在克東縣度過的第三個秋天。轉眼間,我的駐村生活已有兩年的時間。沒駐村前,長期的辦公室生活,讓我覺得農村工作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兩年的駐村時間,化解了內心的淺薄與浮躁,我切身感受到了農民的純真和質朴,也讓我對蒲峪路鎮國富村這片熱土有了更深意義上的感悟。我也在知農情、講農話、貼農心、乾農活的過程中留下了很多難忘的記憶。

去年秋收時節,望著田野裡長勢良好的莊稼,所有的農民朋友都應咧開了嘴笑得開心、笑得甜。但是國富村一、二、四小組60多戶農民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秋收的腳步越來越近,村民們卻心急如焚,村民找到我說:『劉書記,一、二、四組老百姓在村東有1000多畝高產良田,種的都是苞米和黃豆,看著農作物一天天成熟,我們收回的糧食不能運回家,該怎麼辦呀?』原來進村的一條主路因為鄰村修路,重載車通行導致路肩坍塌嚴重,路面遭到破壞坑窪不平、翻漿嚴重,各種農用車無法正常通行。了解事情的原委後,我主動找到村書記商量對策。『臨近秋收,現在申請上級部門翻新硬化,不僅時間來不及,而且耽誤秋收,況且村裡今年結餘不多,劉書記,你看看能不能從別的地方「化化緣」。』村書記為難地說。我也理解村裡的現狀和村書記的難處,但是眼下老百姓有難處,正是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解決不了,最後難的還是老百姓。

正當一籌莫展的時候,我看到飛鶴公司在硬化田間路,飛鶴是克東的龍頭企業也是愛心企業,在鄰村承包了大量土地種植青貯。我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找到他們的負責人並告知村裡的困難,負責人非常豪爽和仗義,同意無償贊助黃沙修建屯間路。我又聯系了社工服務站的志願者,出車出人,在志願者的感召下,村裡很多村民也自發參與了修路活動,將翻漿路面修葺平整。眼下是把秋收對付過去了,但臨時修繕不是長久之計,遇雨天和大車,還得重蹈覆轍。

經與村『兩委』商議,我們將一、二、四組屯間路硬化納入來年項目庫,必須把老百姓出行難的問題解決。2021年底我將項目的論證資料整理完後找到了省直主管部門,協調專項資金138萬元用於道路硬化和村屯亮化。今年6月項目正式動工,截至目前完成道路硬化868米,村屯安裝路燈100盞,徹底解決了老百姓出行難,出門黑的問題。此次道路修建工程,得到了國富村老百姓的積極支持和響應,獲得了廣大群眾的紛紛點贊,打通了群眾出行的放心路,帶領群眾踏上了致富路、平安路,更連通了民心,成為深化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和提高村民生活水平的有效載體,切實提昇了村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回顧兩年的駐村生活,國富村的百姓,他們的淳朴、爽朗、熱情深深吸引著我,鄉間的生活夾雜著乾牛糞的鄉土氣息,始終讓我難以忘懷,悄無聲息、潛移默化地塑造著我,經過這一段時間的滲透,我的身上也打上了鄉土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