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0月4日訊 駕車駛入望奎縣,一道道『風景綠色長廊』映入眼簾,望奎縣著力構建城鄉綠化一體化新格局,在一街一景間找到生動案例。
日前,全國綠化委員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和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出表彰全國綠化先進集體、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的決定,望奎縣林業和草原局榮獲全國綠化先進集體殊榮。
『道路建設到哪裡,綠化就延伸到哪裡』,望奎縣先後實施了四望路、海望路、綏望路、青望路等4條總長度160公裡的綠色通道建設工程,成為展示望奎窗口形象的綠色景觀線。
育好『綠』
望奎縣植物園是當地人休閑娛樂的絕佳去處,這裡佔地面積45萬平方米,共栽植喬木灌木160多種14萬株、花卉46種20餘萬株、珍奇樹木40餘種。
城市中的『綠』和鄉鎮裡的『綠』協同並進。近年來,望奎縣堅持生態優先、保護優先、城鄉一體、協調發展,以實施綠化重點工程為主體,充分發揮『林長制』常態效能,著力構建城鄉綠化一體化新格局。目前,全縣林業用地面積達456300畝,森林覆蓋率達10.78%,城鎮綠化覆蓋率達40.38%,今年,望奎縣植樹造林面積居綏化市首位。
造林工作中,該縣嚴把整地標准關、質量標准關、栽植標准關,因地制宜科學編制造林手冊,成活率連續多年保持在98%以上。望奎縣林業和草原局森林草原服務中心主任張晶冰介紹:『我們通過實施村屯綠化、城鎮綠化、道路綠化、生態綠化、園區綠化「五大工程」,創新綠化工作推進模式,全縣農田林網控制率達到100%,全縣655個自然屯全部進行了綠化。』
護好『綠』
來到東昇鄉後頭東村,護林員楊全正在楊樹地裡為苗木抹芽子,楊全告訴記者,每年他通過參與苗木撫育工作可以增收1500元。而海豐鎮恭頭二村村民李景彬從事護林員工作已經5年了,每月都至少要進行20天的巡山護林。對於這份工作,他盡心盡力。
造好林更要護好林,望奎縣積極推進『林長+公檢法「三長」』紅線機制、重大案件合議制、專職人員常態巡護制度,設立了縣鄉村三級林長162名,實行縣、鄉、村、護林員、林農『五級網格包保』,『三制』的推行使全縣森林防火、生物災害防治、野生動物保護能力持續提昇,連續多年保持『零事故』。
用好『綠』
『城在林中、路在綠中、樓在園中、人在景中』,這是望奎縣打造園林式生態城鎮的總目標。為提高城鄉人居環境水平,切實提昇人民群眾獲得感,望奎縣先後實施了望奎縣植物園、林楓廣場等綠化園林工程,今年又新建了廉政公園,擴建了丁香公園,為居民創造更多的休閑去處。目前,該縣城區綠地總面積330萬平方米,綠地率達36.2%,綠化覆蓋率達40.38%,人均公共綠地11.4平方米,小城大氧吧作用凸顯。
在育好、護好、管好的同時,望奎縣科學適度向林地要效益,高質量用好林,實現價值轉換。今年,全縣種植林下中草藥200餘畝、食用菌300餘萬袋,養殖林下禽類200餘萬只。全縣木材加工企業達到22家,目前正在推進1500畝苗木基地建設,建成達產後年可盈利200餘萬元。特別是著力發展生態經濟,4年8萬畝薪炭林建設今年完成2萬畝,為哈電集團提供廉價優質原料,實現互利共贏。
據悉,在構建城鄉綠化一體化新格局中,望奎縣認真『謀』林,標准造林,科學營林,依法護林,先後獲得全國平原綠化先進單位、全國生態建設突出貢獻先進集體、全省植樹造林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