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沈。』為慶祝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10月1日起,東北網策劃推出『我和我的家鄉』系列報道。對一直工作、生活在黑龍江的平凡人,對他們不平凡的生活,進行全方位的掃描、刻畫和挖掘,感受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建設家鄉的堅定信念,以及對家鄉的深沈熱愛和深情告白。
東北網10月16日訊(記者 王亮)位於嫩江畔的肇源農場有限公司擁有耕地6萬畝,較北大荒集團所屬其他農場有限公司來說,規模不大,但卻獨有特色:北緯45度水稻黃金種植帶、龍江第一積溫帶上限、弱鹼性土壤、嫩江地表水灌溉、國家級有機食品基地示范區……依托自然資源稟賦,肇源農場走出了一條特色發展之路。
在這裡,不得不提一個人,她十年前大學畢業回到離老家100多公裡的肇源農場有限公司工作,從農場電視臺的記者開始,到直播帶貨的主播,肇源農場有限公司黨委工作部副部長兼黨群黨支部書記劉瑩瑩勇於跨界創新,讓稻米賣上好價格。

劉瑩瑩在田間采訪種植戶。
劉瑩瑩出生於安達畜牧場,2012年大學畢業後,到肇源農場工作。在農場電視臺工作期間,因采寫的新聞報道多數與水稻有關,她快速學習了解了農場水稻品種選育、種植技術等相關知識。隨著對水稻的深入了解,她很不理解為什麼生長於黑土地、灌溉嫩江水、全程標准化種植管理的大米賣不出好價錢。她給出了自己的解決方式——營銷。從宣傳推介農場大米,到主動上手直接推銷大米;從最初推銷給同學、朋友,到後來有了更多陌生人信任她,接受她,買她的大米;從最初一年僅能賣出400多斤,到現在每年能推銷出去三四萬斤。目前,劉瑩瑩通過網絡直播每天銷售大米回款1000多元,而且銷售量和粉絲還在不斷增加。
正是因為有很多像劉瑩瑩一樣的人,農場的產品走上了更大舞臺。近幾年,肇源農場有限公司出產的大米先後榮獲第十屆、第二十屆中國國際農產品博覽會金獎,首屆、第三屆、第四屆消費者最喜愛的黑龍江100種綠色食品、北大荒綠色智慧廚房榜單產品等30餘個榮譽稱號。

劉瑩瑩在直播間介紹大米。
肇源農場厚積薄發,在2020年邁出了全面營銷的堅實一步:在秦皇島開設『大荒源谷』專營店,通過品牌營銷,為肇源農場大米走向全國打開了通路。
2022年,肇源農場『一畝田』定制營銷招募農場主200餘人,預售『我在肇源農場有畝田』高端有機稻花香大米263畝,全程采用『保姆式』托管服務,並可全天候監控水稻生長管理全過程。記者從肇源農場獲悉,目前,現已陸續開始收割『一畝田』,統一加工、包裝、派送,『農場主』已經品嘗到自己農莊裡產出的大米。
肇源農場『一畝田』進一步擴大品牌影響力,讓種植戶的腰包鼓起來。像劉瑩瑩一樣,肇源農場還有很多的人,在背後默默地付出,種好每一畝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