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伊春
搜 索
加快龍江民居建設 為鄉村振興蓄力賦能
2022-10-19 16:13:06 來源:鐵力市委宣傳部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近年來,北星村堅持高起點規劃、堅持高標准推進、堅持高質量發展、堅持高規格落實的『四高』工作法,不斷加大『龍江民居』建設力度,先後榮獲『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等榮譽稱號。

  鐵力市工農鄉北星村位於原哈伊公路18公裡處,共有林場、十七、後山和新村4個村民組,現有農戶489戶、1360人。為加快建設龍江民居,鐵力市將『龍江民居』建設與縣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充分銜接,深入挖掘北星村的鄉土特色、農耕特質、村域特點,委托黑龍江省林業設計研究院為北星村編制了《北星村美麗鄉村建設規劃》,對北星村的規劃布局、給排水、電網工程、公共服務設施、景觀綠化等進行了全面設計。2022年,投入資金318.95萬元,圍繞北星村的核心文化『禮』文化,設計村標景觀角、建設稻田休閑觀光區、打造『禮』文化核心展示口袋公園、建設露營基地。在《龍江民居示范圖集》基礎上,圍繞『禮』文化主題,房蓋統一灰色調,立面裝飾統一粉刷白色,並增加外牆保溫,共改造房屋78戶。繪制水墨風格牆繪11幅。白牆灰瓦的『龍江民居』讓北星村更添『以禮治村』的文化氛圍。

  為持續有效改善人居環境,北星村堅持常態化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動員村『兩委』乾部、保潔員等相關人員齊抓共管。把村內小樹林、道路兩側、河塘溝渠、橋梁涵洞、田間地頭、房前屋後等作為重點監測區域,確保可視范圍內『三無一眼淨一規范』 『三無』即村內及周邊無垃圾堆放、無污水橫流、無雜物擋道; 『一眼淨』即主次乾道兩側環境乾淨;『一規范』即日常生產生活物品堆放規范有序。按照『農戶分類、村屯收集清運』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模式,切實強化硬件設施保障,配備了垃圾清掃車、運輸車,生活垃圾收集率和處理率分別達到100%。北星村林場組采用室內水衝式廁所改造模式,完成集中改廁74戶。日常使用過程中經過三格化糞池進行處理,農戶采取吸污泵抽取方式定期排污,尾水可以作為灌溉回用於菜地。改廁後北星村林場組農戶統一告別了傳統早廁,用上了乾淨整潔的水衝式廁所。三是積極發展菜園經濟,菜園統一用40公分小柵欄圍起,鋪設步道磚,園內種植新鮮果蔬供游客采摘,戶均增收500餘元。

  堅持高質量發展,不斷實現產業昇級,依托『龍江民居』建設和良好的自然資源優勢,北星村不斷拓展農業觀光旅游功能,制定了田園生態民宿旅游發展規劃。2019年以來,北星村通過村集體投資打造『民宿樣板』的方式,示范帶動村民發展民宿經濟,現有民宿15家,共有客房20間,總建築面積約1600平方米。所有民宿實現網絡覆蓋,廚房廚具、室內廁所、淋浴室、燒烤娛樂設備等設施齊全。年接待游客3000餘人次,累計營業額達90萬元。2021年,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了酒章文旅園區項目,企業與村集體積極探索『企業+村集體+農戶』合作運營模式,不斷拓展北星村農業旅游觀光功能,謀劃打造民宿主題村落,項目運營後每年將為村集體創造40萬元收益。

  鐵力市通過不斷建立健全保障機制,讓『龍江民居』建設向政府引導、農民主體的方向邁進。建立『黨建+民居建設』的聯動機制。通過『乾部領,黨員帶,群眾乾』實施『龍江民居』建設,每名黨員包一條街,對民居建設進行宣傳,對庭院衛生進行督導,激發了群眾參與『龍江民居』建設的主動性。建立群眾參與機制。北星村實行了『政府+村集體+農民自籌』的多元化投入模式,引導村民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投身『龍江民居』建設,讓農民既願意做『龍江民居』建設的參與者,也能夠做『龍江民居』建設的監督員,真正把『鄉裡、村裡的事』變成了『自己家的事』。建立融合推進機制。將『龍江民居』建設與環境整治、鄉風文明、產業發展統籌規劃、同步推進、深度融合,形成了聚合效應和多贏格局。

責任編輯: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