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日報10月21日訊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些內容引發了黨的二十大代表、大興安嶺地委書記徐向國深深的共鳴。
大興安嶺作為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優勢在生態,最大的價值也在生態。徐向國說,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區上下堅定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停止了木材商業性采伐,深入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堅決打好污染防治和森林防火硬仗,森林覆蓋率由2012年的81.37%提高到87.76%,建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等25個,目前森林和濕地每年創造的生態價值近8000億元,年均固碳量達1656.94萬噸。生態環境好了,野生動物的身影也越來越多,在大興安嶺已經消失了50多年的野生東北虎再次出現在山林之中。這些都是十年間大興安嶺生態蝶變的生動注腳。
良好的生態環境不僅讓大興安嶺的生態家底更加厚實,也給興安人民帶來了更加富裕美好的生活。徐向國說,在『兩山』理念的指引下,大興安嶺地區被確定為黑龍江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全面試點地區,寒地產業專篇被列入國家《『十四五』大小興安嶺生態保護與經濟轉型規劃行動方案》,文化旅游、綠色礦業、寒地生物、寒地測試、冰雪經濟、碳匯經濟等生態主導型產業加快發展,一大批大項目、好項目相繼落戶興安,2012年以來,全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5.7%,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增長7%和8%,『兩山』理念在興安真正紮下了根、結出了果,興安人民在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穩、越走越紮實。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展望未來,徐向國表示,大興安嶺地區將認真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化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度融入國家『雙碳』戰略布局,全力爭創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堅持林長、河長、田長『三長制』一起落實,防火、保護、培育和治理『四個環節』一起抓,全力守護好這片彌足珍貴的森林資源。深入推進『兩山』理念實踐創新,積極爭取國家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政策,進一步激發生態潛能、做大生態產業,努力為百姓創造更多更加充實的綠色福利和生態福祉。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根本定位,把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融入到興安經濟社會發展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在『美麗中國』和『綠色龍江』建設中站排頭、扛紅旗、當表率,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成為現代化新興安建設最鮮明的特質、最亮麗的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