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黑龍江,早早地披上了一層金黃,一趟趟行駛在山間密林的慢火車,伴隨著響亮的汽笛聲,微涼的天氣也跟著熱絡起來。
大興安嶺林區的慢火車上,采山客們捧起飽滿的松果,臉上洋溢著喜悅;在三江平原的慢火車上,結伴出行的農民正在分享著今年的收成;在草原上穿行的慢火車上,一陣陣爽朗的笑聲在溫暖的車廂裡回蕩。
十年來,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主動承負社會責任,連續多年在管內偏遠地區開行公益慢火車,便利沿線群眾出行,這些票價低廉、站站停靠的慢火車成為沿線百姓出行的希望,也承載了一個時代的情懷。
可以為一個人停靠
10月8日10時20分,從內蒙古自治區海拉爾開往塔爾氣鎮的6238次緩緩停靠在乘降所忠工屯站,等候在這裡的旅客王秀梅在列車員的幫助下,登上了列車。
哈爾濱局集團公司共有乘降點85個,這些乘降點沒有站房、站臺,因為靠近村莊,這就是村民的車站,盡管有時只有一個旅客上車,可列車依舊會准時停靠。
2012年,哈爾濱局集團公司曾開行23對公益慢火車,居全路之最,覆蓋了省內的墾區、牧區、林區、山區,站間票價只有一元錢,有時遇上大雪封路,公路交通不便,鐵路就成為沿線居民出行的唯一方式,十年間運送旅客達5800餘萬人次。
王秀梅乘坐的6238次列車與共和國同齡,在這趟車上,一代代山裡人進山、出山。今年64歲的韓玲自9歲起就跟著父親來到塔爾氣,就坐著這趟車去上學、探親,如今她又坐著這趟車去城裡看望孫子,車廂裡裝滿了她的童年回憶。
開行在中國最北端的6245次列車是全路最長的公益慢火車,從齊齊哈爾到古蓮,沿途停靠65個站所,平均每隔十幾分鍾就要停靠一次,站站停停,它也被人稱為『齊古慢』。為了方便沿線居民冬天買菜,齊齊哈爾客運段免費為村民提供『捎菜』服務,菜價每日更新;牡丹江客運段則在烏伊嶺往返伊春的6274次列車上設置『山特產求購信息欄』,建立山特產品交流微信平臺,供乘車的采山客詢價售賣,成為旅客的『貼心』車。
近年來,國家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成果顯著,哈爾濱局集團公司公益慢火車從23對精減至9對,鐵路部門科學調整運行圖,讓群眾出行更方便,一些慢火車還成為網紅列車,吸引了國內外游客體驗乘坐。
致富車也是追夢車
今年5月6日,黑龍江省肇東市農民王財從綏化站登上K5131次列車,奔赴三江平原參加插秧,這是哈爾濱局集團公司連續23年開行的插秧專列,插秧30天,能收入8000多元錢,同車的插秧客們都興奮的算著賬。
黑龍江省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主產地,每年春耕時節,省內三江平原、撫遠等地需要大量插秧人員,此前,務工人員需要轉乘多次纔能前往墾區,出行極為不便。
從2000年起,哈爾濱局集團公司每年開行插秧專列,插秧客從此有了專車。車上還開闢大件行李寄存處,張貼南方城市招工信息,為務工人員拓展務工渠道;邀請職業律師走進列車,開辦普法講堂,免費提供法律保障,23年來,已累計運送插秧客超160萬人次。
慢火車更是尋夢車。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大楊樹鎮是少數民族聚集地。由於高考考點必須設置在旗(縣)所在地,因此大楊樹鎮考生每年都必須到135公裡外的阿裡河鎮參加高考。高考專列開行前,由於交通不便,考生和家長要多次換乘汽車、火車纔能到達考點,趕考出行成了難題。
2003年,原哈爾濱鐵路局為解決少數民族地區考生出行難、交通成本高的問題,組織開行大楊樹至阿裡河的高考專列,多年來,高考專列不斷提檔昇級,剛開行時采用綠皮車,靠風扇降溫。列車工作人員在車上表演歌曲、快板;2018年,綠皮車昇級為空調車;2019年,列車工作人員帶著照相機為考生乘客拍攝、打印「專車畢業照」。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襲來,為保證高考專列如期開行,鐵路工作人員提供送票上門,選配空調車體,做好列車車廂的消毒、防疫工作,為每名考生贈送防疫愛心盒等小禮物,讓坐著專列去高考,成為當地學子的一種儀式,
今年,大楊樹鎮首次設立高考考點,這趟開行了18年的高考專列也落下帷幕,18年來,往返送運考生3.4萬人次,有7000多名畢業生考上廈門大學、內蒙古大學等高校,讓學生們追夢成真。
慢火車更浪漫
今年6月19日,哈爾濱局集團公司管內最後一趟燃煤綠皮車昇級為空調車,黑龍江省內旅客列車全面告別燃煤時代。
哈爾濱局集團公司曾是全國綠皮車保有量最多的鐵路局,『冬燒煤,夏風扇,人擠人,一身汗。』一句順口溜成為慢火車最真實的寫照。
設備的陳舊讓除了影響乘坐舒適感,更對環保帶來影響。黑龍江省冬季焚火期長,燃煤綠皮車冬夏都要燒煤,『一趟乘務就要燃煤850公斤,一年就要燒煤150多噸以上。』牡丹江客運段牡丹江至長汀鎮6286/7次列車列車員叢貴滋說。
為了車體保暖,列車員兼職燒煤工,晝夜不休讓爐火旺盛;在車窗糊上塑料布防風;噴灑熱水疏通凍結的廁所;拿著鐵鉤去車下打冰。到了夜間,列車員就守在車廂連接處,隨時關閉車廂門,防止熱氣流失。
近年來,哈爾濱局集團公司加大客運產品昇級,對老舊綠皮車體進行換型,努力提昇群眾出行體驗。自2021年年底起,鐵路部門啟動非空調普速列車昇級換型工作,到今年6月底,黑龍江省已全面實現普速列車設備的昇級換代。
『我這是第一次和男朋友回家鄉,這趟車雖然慢,可是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能享受慢時光更是難得。』在6245次列車上,來自南方的孫女士握著男朋友的手在車窗上畫了一個心。
『齊古慢』成為了『齊古浪漫』,服務也在不斷昇級。今年哈爾濱局集團公司聯合慢火車沿線區域政府部門,推進『雙站長』制,共同參與管理站車服務。目前,黑龍江省林口、湯原、烏伊嶺等地區的『慢火車』和沿線216座車站和乘降所已實行『雙站長』制。
此外,哈爾濱局集團公司還打造『博林老鐵號』『林海雪鄉號』『紅松故鄉號』三趟品牌公益性『慢火車』,設計多種主題車廂,安設農產品展示架及娛樂設施,利用站車資源與當地產業發展、惠農助學、旅游開發等有機結合,精准助力鄉村振興。
從燒煤取暖、風扇納涼到空調控溫,從煤煙彌漫到窗明幾淨,從四處透風到溫暖如春。十年間,龍江人民實現了從『走得了』到『走得好』的目標,曾經的『慢火車』已重煥新顏,繼續載著人民的希望繼續奔馳在幸福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