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有『膜』力的水稻喜獲豐收 畝產達724.62公斤
2022-10-24 08:59:33 來源:東北網 作者:董擎輝 王亮
東北網10月24日訊(董擎輝 記者 王亮)萬畝金黃稻谷香,顆粒歸倉豐收忙。近日,在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省綠色有機農業協同創新與推廣體系的試驗基地,延壽縣信合有機稻米專業合作社的綠色水稻覆膜田裡,放眼望去,沈甸甸的稻穗壓彎了腰,轟鳴的收割機在田間打著來回,飽滿的谷粒被一顆顆的『收入囊中』。

延壽縣農業農村局、延壽縣加信鎮政府、黑龍江省農科院、省綠色有機農業協同創新與推廣體系專家及相關領導共同對起壟覆膜栽培水稻進行了現場實收測產,測產面積7.40畝。通過機械現場實收,獲得了一個令人驚喜的好成績,折合畝產724.62公斤,每穗粒數達141粒,穗長20.5厘米,穗重3.68克,千粒重28.2克,各項指標均超出常規稻種植。
據了解,起壟覆膜種稻技術是以黑龍江省農科院為依托,協同省綠色有機農業協同創新與推廣體系與延壽縣信合有機稻米專業合作社聯合開展的一項創新研究,是對原有覆膜有機水稻栽培技術的研發昇級。這項技術采用超早育秧技術,秧齡達到50?55天左右,帶?下田;水稻移栽前,在田間起壟覆膜,提高地溫的同時有利於保水控草;壟寬70公分,壟上雙行水稻,水稻在田間呈寬窄行分布,有利於通風透光,提高水稻光能利用率,提高水稻產量。

姚洪亮表示,這項技術是第一年嘗試,還存在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比如說如何實現機械化覆膜壓土固定地膜,覆膜環節如何降低作業成本。對此,黑龍江省農科院、省綠色有機農業協同創新與推廣體系崗位專家錢春榮表示,會將技術中存在問題進行匯總和梳理,集多方專家們的智腦破解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責任編輯:宋蔚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