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31日訊 (記者 霍梟涵)為進一步加強燃氣突發事件應對工作,保證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最大限度降低影響,減少損失,哈爾濱市政府應急辦制定印發了《應對燃氣突發事件『十六快』工作指南(第一版)》,確保遇有突發情況第一時間緊急避險,科學應對,高效處置。
一是快報警。鄉鎮(街道)、村屯(社區)、物業、基層醫療機構、企事業單位負責人和樓長教育所屬各類人員,在突發情況發生後,立即撥打110、119、120等救援電話,報告具體位置,做好引導。
二是快報告。突發情況發生後,屬地政府和有關部門采取電話或微信工作群等方式,在30分鍾內初報,1小時內書面報告,核實和推進情況隨時續報。
三是快避險。突發情況發生後,公安派出所民警,鄉鎮(街道)、村屯(社區)、物業、基層醫療機構、企事業單位負責人和樓長第一時間將居民有序撤離到危險區域外或寬闊安全地帶,重點幫助老人、兒童、孕婦、殘疾人、病人等弱勢群體緊急避險,同時保證自身安全。
四是快到位。接到報警後,相關部門和各方應急力量迅捷出動、無需請示、自動響應;村屯(社區)負責人、公安派出所民警和基層醫療機構醫生等『三人組』成員第一時間到達現場開展先期處置;公安派出所民警,鄉鎮(街道)、村屯(社區)、物業、基層醫療機構、企事業單位負責人和樓長立即趕赴現場,確保消防救援、醫療急救通道暢通,並劃立危險區域。
五是快調度。屬地政府迅速搭建由110、120、119、燃氣、電力、供水、排水、應急等部門和單位組成的現場指揮部,根據突發事件級別確定現場總指揮,住建(燃氣)部門明確現場專業指揮員,指揮調度,資源共享,溝通協調。各地、各有關部門和單位結合實際,適時召開調度會議,通報情況,傳達落實上級指示批示精神,部署工作,提出要求。
六是快切斷。到達現場後,根據現場指揮部命令,消防、燃氣、電力、供熱、供排水等各類專業應急搶險救援人員在鄉鎮(街道)、村屯(社區)、物業、基層醫療機構、企事業單位負責人和樓長配合下,切斷危險區域內水、電、燃氣等管線。
七是快搶險。結合現場態勢,消防救援人員會同屬地和有關單位,科學滅火、轉移危險源、控制現場;嚴密監測現場各項參數,堅決防止次生災害發生;對危險通道、危險作業區和樓體進行支護、加固作業,建立安全穩固的救援通道、醫療轉運通道;在『三人組』成員先期緊急救護基礎上,消防救援和急救人員以受傷程度劃分級別,迅速轉運。
八是快封控。公安派出所民警在事發現場同步設置警戒線,勸離圍觀群眾,阻斷人流,對作業區域外圍實施警戒、隔離,並協助社區、物業安撫居民情緒;公安交警迅速封控事發現場周邊道路,疏導交通;屬地政府結合實際設置硬隔離。
九是快研判。燃氣、建築結構、消防、特種設備、環保等專家立即結合各自領域同步開展檢測、評估、分析等工作,提出具體措施建議。
十是快排查。村屯(社區)負責人帶領公安派出所民警、消防救援人員及物業管理人員對事發現場、周邊危險源和居民進行排查,基層醫療機構、樓長全程配合。屬地政府和有關部門同步開展類似隱患問題排查,督導自查自糾工作。
十一是快保障。屬地政府全程做好事發現場各類應急搶險救援和工作人員的飲食、住宿等綜合保障工作。
十二是快安置。屬地政府負責受災群眾的登記報備工作,協調安置賓館和投親靠友。
十三是快發布。屬地政府第一時間發布新聞通稿,回應社會關切,必要時24小時內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傳和網信部門密切關注相關信息,及時反饋。
十四是快清場。城管部門及時清理事發現場,保險公司開展有關車損鑒定和賠付等工作,並移出現場。
十五是快善後。衛健部門會同屬地醫療機構及時抽調心理專家對傷員和遇難者家屬進行心理疏導;做好安置賓館環境消殺、疾病監測、飲食飲水衛生保障。住建部門組織專家對事發現場及周邊建築物結構安全進行綜合評估,修繕房屋,出具書面鑒定。屬地政府組織群眾回遷工作。
十六是快調查。結合實際和上級要求,屬地政府或有關部門牽頭組成調查組,開展調查工作;本級應急部門對應急搶險救援工作同步開展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