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黑龍江高院召開全省法院文化建設工作會議20個法院推薦的項目
獲評全省法院文化建設特色項目
6家入選法院
作文化建設特色項目推介
法院的文化建設什麼樣?又有哪些亮眼之處?
今天,我們一睹
肇東市法院法院之聲特色項目

當邊關的詩人吟唱著蒼涼的詩句,遠處的山河是否映照出了人生起伏的曲譜?當采蓮的女子輕搖著彎彎的小船,微波的漣漪是否臨摹了心弦上的顫抖音符?的確,徜徉在聲音的世界裡,總有一些聲音會在你心裡留下痕跡,總有一些聲音會為你帶來如沐春風般的慰藉。作為肇東法院上空最美麗的聲音,《法院之聲》就是一檔能夠帶給人曼妙感受的原創電臺廣播欄目。
自2016年8月16日開播,每天中午12點、時長30分鍾的《法院之聲》與乾警准時相約,至今已有800餘期。《法院之聲》在形式的多樣性和內容的豐富性方面下足了功夫:《要聞播報》第一時間傳播黨中央重要精神,《一線來風》全面展現法官辦案風采,《有書共賞》精心推介好書好作品,《藝海泛舟》聚焦本院乾警文學創作、演講表演等纔藝展示,搭建了乾警施展纔華的法院文化舞臺。
圖片
廣播欄目是以聲音為傳播媒介的,轉瞬即逝是它天生的弱點。為了讓廣播的內容產生『視覺畫面』,《法院之聲》十分注重營造立體化的收聽氛圍。講述一線乾警司法為民的小故事會精心設計故事開頭,留下懸念來吸引聽眾注意力,劇本創作突出細節描寫。這些用心的做法,都是為了給聽眾『如臨其境』的『視覺』效果。
學習是一個人獲取知識、提高素養、增長本領的重要方式,也是法院乾警提昇業務能力的基本途徑。《法院之聲》定期邀請優秀法官在《一線來風》版塊賞析經典裁判文書,在閑暇之餘汲取判例經驗,在潛移默化中增長知識儲備。
除了業務知識的熏陶和浸潤,《法院之聲》還非常注重和廣大聽眾的互動,向全院乾警征集隨筆、散文、詩歌和讀書心得等原創作品,優秀篇目會在《藝海泛舟》版塊播出。2022年5月,《法院之聲》發起了『母親節主題征文』活動,編導組決定改變以往節目由播音員朗誦的形式,讓稿件入選的乾警個人獨白。乾警們朴實無華的作品演繹,自然真實的情感流露,讓每一篇入選的作品都變得至真至誠。
乾警每天都要接觸大量案件,其中不乏棘手的疑難案件,日久天長,不免產生職業倦怠感。《法院之聲》還幫助乾警緩解工作壓力,調節負面情緒。大家都說:『聽了咱法院人自己的廣播節目,就像做了一場心靈按摩,身心都得到了放松。』從這個角度來說,《法院之聲》不再是單一方向的傳遞,而是有反饋的接受,讓編導組更有信心和乾勁去准備節目。
風正時濟,自當破浪揚帆;任重道遠,還需策馬揚鞭。秉承『做法院人自己的電臺』的創辦理念,肇東市人民法院『法院之聲』將繼續傳播法治『好聲音』,用聲音凝聚向上的力量,講好咱法院人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