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建設綠色龍江 打造黑土優品』系列報道③ 讓龍江味道香飄世界
2022-11-10 07:59:22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宋晨曦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11月10日訊 11月7日,為推進我省農業品牌建設,提昇省級優質農業品牌『黑土優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規范『黑土優品』農業品牌標識管理,省農業農村廳起草了《黑龍江省『黑土優品』農業品牌標識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這是我們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大力發展品牌農業的重要舉措。』省農業農村廳品牌農業專班副組長王兆國介紹,『我省將充分發揮寒地黑土、綠色有機資源優勢,精心打造省級優質農業品牌「黑土優品」,使品牌成為質量、綠色、安全、信譽的標志,持續提昇黑龍江優質農產品的市場影響力、競爭力和品牌附加值!讓「綠色龍江黑土優品」家喻戶曉,讓龍江味道香飄世界!』

  堅守匠心品質刻畫『龍江綠』

  10月,記者在喬府大院的有機稻田裡,聽到的不是大型機械的轟鳴聲,而是鐮刀割水稻發出的沙沙聲。農戶王剛早已習慣了這種勞作方式,『在喬府大院種有機田,必須「面朝泥土背朝天」,誰是種地「老把式」,誰就掙錢多。』

  多年來,大米市場流行一句話——『五常大米甲天下,天下大米假五常』。面對如此現實,喬府大院堅持以高品質鑄就品牌。他們在五常建設40萬畝水稻種植基地,覆蓋五常大米核心產區的60%。同時,喬府大院制定了『生態、歐盟有機、有機、綠色』4個種植標准,從搭建稻米全產業鏈入手,建立8個環節99道工序的標准化體系。

  圍繞『標准』二字,喬府大院在產業鏈做到了全程閉環式管理,同時開創了『五重鎖鮮』技術,滿足了國內對營養大米的市場需求。但高科技的現代工藝大部分鎖定在加工環節,為了最大限度保證大米品質不降低,喬府大院要求在水稻生產環節剔除機械化操作,插秧、除草、收割等環節都靠人工操作。

  連續6年保持全國銷量領先,喬府大院市場部負責人說:『喬府大院創立之初,一直將產品質量視為立企之基,始終以行業引領者的視角帶動大米行業發展。』

  據了解,我省培育了以五常市、慶安縣為代表的一大批綠色食品水稻優勢產區,喬府大院、東禾金谷等大米品牌暢銷國內外市場。除了大米,大豆、鮮食玉米、雜糧、中藥材、食用菌、乳品、高端肉、大鵝、冷水魚等各品類在我省都有鮮明的特色產品,產業優勢突出、產品質量可靠。『綠色食品』已經成為我省最靚麗的農業名片。

  多方合力擴大品牌影響力

  營銷是農業品牌創建成功的密鑰,有效的宣傳推介纔能讓消費者了解優質農產品的廬山真面目,聞到深巷酒花香。

  近年來我省非常重視品牌宣傳工作,多次在全國各地組織召開品牌推介會,利用全媒體平臺廣泛宣傳,擴大農產品品牌影響力。

  10月,在金龍魚五常基地原香稻新米節活動現場,消費者們戴上草帽拿起鐮刀,親自參與水稻收割,親身體驗收獲的快樂!

  如今,『體驗式營銷』成為我省農業企業擴大品牌影響力的宣傳方式之一。在農業展銷會上,現場制作的大米壽司、蒸煮的小米粥,各類肉食、水果和蔬菜五花八門,吸引了不少試吃群眾。參與多次農展會的小米品牌企業代表張玉軍分享參展心得,『優質農產品,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嘗,一嘗之後久難忘,品牌營銷就算成功大半了。』

  在產品體驗方面,喬府大院著力優化一些無人在意的細節。為了讓消費者蒸煮米飯更便捷,喬府大院采用罐裝充氮的包裝方式,一罐米、一罐水的全新蒸煮方式,解決了年輕人掌握不好米水比例的苦惱,讓米飯呈最佳口感。同時,產品包裝的創意昇級,成為年輕一代啟動消費決策的有效推動力,達到品牌營銷的預期效果。

  近年來,綏化的鮮食玉米產業異軍突起,通過參加全國各類大型農產品展會和開展『五谷雜糧』下江南活動,鮮食玉米品牌打入並穩佔了『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市場,佔全國銷售市場總量的9%左右,並出口到韓國、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

  『龍字號』越來越閃亮

  盛夏時節,在藍天白雲青山綠水間,百萬只白鵝群在依安縣的草甸、河灘嬉戲追逐,歡快鳴叫。

  天然弱鹼性水源,優質的放牧草場,追溯千年的養鵝歷史,成為『中國白鵝之鄉』的成長秘籍。

  近年來,依安縣堅持生態發展理念,深挖優勢資源,拓展發展空間,建設國家級白鵝特色產業集群項目,全縣突出打造『依安大鵝』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品牌,形成了種、繁、養、加、銷全產業鏈發展格局。2022年全縣鵝飼養量達300萬只以上,出欄約260萬只,全產業鏈產值預計實現10億元。

  虎林市被稱為『蜂業基地』『蜂蜜之鄉』,這裡土地遼闊、森林茂密,蜜源植物豐富。在標准化養蜂基地,大大小小的蜂箱錯落有致地擺放在青山綠水間。半透明琥珀色的蜂蜜氣味芬芳,醇厚甘甜。結晶後,蜂蜜變成形似奶酪,色如白雪。

  近幾年,像依安縣和虎林市一樣,龍江大地上被甄選出的地標農產品明星不斷湧現:五常大米、海倫大豆、綏化鮮食玉米、東寧黑木耳、興凱湖大白魚、賓西肉牛、伊春藍莓等幾十個具備地方特色產業正在分階段布局,同時引領發展的北大荒、寒地黑土、飛鶴、九三、完達山、豐緣、金谷農場、葵花等上百個企業成為推動龍江農業品牌發展的主力軍,逐步實現品牌化提昇,帶動了地方產業發展。

  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發布的2022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信息顯示,我省13個地理標志農產品區域品牌價值評價總額達1879.93億元,有7個超過100億元。

  隨著我省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隨之提昇。2022年世界品牌大會發布『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我省的北大荒、飛鶴、九三、完達山等14個品牌入選,品牌總價值4732.28億元。

  省農業農村廳負責人表示,今後我省不僅要做強省級農業品牌,更要站在更高視角,在全國范圍內做生態農業品牌。不僅要讓這片白色冰雪覆蓋下的黑色土地生長出綠色的希望,更要讓龍江品牌農業成為中國品牌強農的龍頭、區域公用品牌運營的樣板。

責任編輯:李澄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