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1月28日訊 近年來,隨著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國人在餐桌上的追求也越發『精致』,怎樣吃得美味、吃得健康,成為大眾共同關注的熱點。
前不久,第一屆黑龍江省專利獎名單揭曉,其中一項名為『一種發芽糙米易煮米的生產方法』的發明專利獲得金獎。什麼是『發芽糙米易煮米』?又憑啥獲得本屆唯一食品加工類金獎?記者帶著疑問走進持有本項專利的省農科院食品加工研究所。
『發芽糙米易煮米加工技術是我們團隊為了追求高營養、高出品率、高附加值的稻米新產品而研發的一項新技術。』作為本項發明的團隊帶頭人,省農科院副院長盧淑雯研究員介紹,發芽糙米易煮米的營養物質含量實質上高於傳統發芽糙米,它不僅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B、E和礦物質元素K、Na、Fe、Zn及膳食纖維等,而且還富含γ-氨基丁酸(GABA)、多酚、黃銅等多種促進人體健康和防治慢性疾病的活性成分,具有降血脂、降血壓、營養神經、提高記憶力、減少脂肪堆積、緩解動脈硬化、排毒養顏等功效。
傳統發芽糙米屬於乾燥發芽糙米,加工中需乾燥去除20%以上的水分,產品水分須控制在14%以下,又由於完整皮層的存在,蒸煮過程中水分難以進入胚乳,淀粉難以糊化,導致其難煮熟、口感差、難消化,嚴重制約了產業的規模發展。
盧淑雯團隊將糙米濕熱發芽與預熟穩定一體化技術相結合,通過鎖住水分、無需乾燥,使產品水分控制在35%~37%之間,發芽糙米全面破解了之前難蒸煮、口感差、難消化的產業難題,實現與白米同煮同熟,室溫保質期可達12個月。
除了它的營養價值,盧淑雯還算了這樣一筆經濟賬:以年產300噸計算,生產車間面積400平方米,設備費用120萬元,出廠價按10元/斤計算,年銷售額可達600萬元,利潤率30%以上;以年產600噸計算,生產車間500平方米,設備費用160萬元,年銷售額達1200萬元。
盧淑雯介紹,以全國稻谷總產的10%約2000萬噸計算,將該技術推廣到生產環節後,由於不產生米糠和碎米等副產物,相當於節約15%的糧食,折合成稻谷產量為300萬噸,按平均畝產485公斤計算,相當於節省耕地619萬畝;不考慮地租,按每畝最低成本投入900元計算,可節約種植成本56億元,對於我國節糧保供意義重大。
如今,該技術仍在不斷拓展應用邊界,現已延伸到黑米、紅米、青稞、燕麥、薏米等全谷物范圍,通過這項技術可以讓這些產品在科學復配、營養、口感等方面進一步提昇,還在此基礎上研發了復合營養方便米飯、速食粥等主食產品和配套設備。
『發芽糙米易煮米專利技術是黑龍江省科學技術一等獎「高食味值全谷物便利食品加工關鍵技術及產品開發」項目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糙米等全谷物食品加工對原料要求高,因為重金屬和農藥殘留主要在皮層,所以我省高品質原糧特別適合全谷物食品加工,這是我省獨有的優勢,也是向優質原糧要效益的最佳切入點,是我省的朝陽產業。』盧淑雯說。
該項技術不但獲得過黑龍江省科學技術一等獎,生產出的產品還填補了國內外市場的空白。目前,該項技術經中國農學會組織加工學科院士領銜的專家組會議鑒定,已達到同類技術國際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