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當復工復產之時,依靠電子商務銷售渠道,鶴崗市的農林產品復工復產『大踏步前進』。

韓婧,是鶴崗市較早從事電商模式銷售農林產品的企業管理者之一。以前,韓婧合作的電商平臺主要是淘寶、天貓平臺。去年底,她拓展的平臺延伸至了拼多多等平臺,推廣的方式也納入了淘寶、快手、抖音等直播平臺。據韓婧介紹,由於他們采用電商模式進行銷售,實際受到疫情的影響較輕。即使實體店無法正常營業,也不影響她通過網絡方式銷售產品。

邢士強,土生土長的鶴崗『80後』。他深知東北人對『婆婆丁』(蒲公英別稱)的喜愛,也了解蒲公英的藥用價值。2016年起,他和伙伴從事北藥種植產業,其中重要的產品就是向藥廠和中藥批發商提供蒲公英原材料。去年起,他和伙伴決心將蒲公英的根莖經特殊的炒制方法加工後,制成即衝即飲的茶產品,並在網上銷售。通過電商渠道銷售,邢士強的蒲公英茶曾經創造過5秒鍾銷售1.5萬罐的銷售業績。疫情期間,蒲公英茶在全網脫銷。『疫情其實對我們開復工並沒有帶來太大的影響,我們本來采取的也主要是線上銷售的模式,我們下游的分銷商也是線上銷售。要說疫情對我們最大的影響,只是包裝材料的生產和運輸』,刑士強如是說。

袁慶忠,原本是鶴崗市活躍的商業主持人。去年底,他和伙伴一同組織了『直播俱樂部』。利用自身主持、纔藝方面的優勢,他正准備在網絡直播行業領域大展拳腳。『我覺得直播帶貨,將是未來一段時間的「風口」,也是商業機會。』袁慶忠說道。對於鶴崗市在農業、林業產品網絡銷售的前景,袁慶忠很看好。目前,頻繁地拍段子、做直播,他坦言:『只是為了吸粉,最終的目的還是要帶貨』。他和『直播俱樂部』的成員們都有統一的目標,通過自己的努力,將更多更好的鶴崗農林產品帶給全國的消費者。『我們將通過努力告訴全國人民,鶴崗不只有煤,我們的大米、木耳、猴菇、榛蘑、松籽甚至禽肉制品等等,都是全國一流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