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5日訊 (周瞳瞳 記者 葛金鑫 許諾) 11月25日21時,在雞西市社會救助和捐贈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的護送下,在黑龍江雞西的小費(化名)終於回到了闊別18年之久的家鄉與家人團聚了,一家三口都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今年11月13日,雞西市社會救助和捐贈服務中心接到雞西市環衛中心園林路垃圾轉運站的求助電話:有一名流浪人員長期滯留在轉運站,希望中心予以救助。
接到求助電話後,救助部負責人郭彥榮迅速安排工作人員前往核實情況,他們在轉運站旁的小屋裡發現了流浪人員小費。工作人員反復耐心地勸說:『先到我們那去,那裡有乾淨的衣服、宿捨和食物,我們再幫你尋找親屬送你回家』。在勸導了兩個多小時後,小費仍不願意接受救助,只能為他發放了聯系卡,並將其納入臺賬管理。
幾日後的午後,小費接受了救助,隨即中心工作人員將其接回站內,並將更衣洗澡後的小費安排在獨立房間,進行臨時性安置。初到中心的小費顯得靦腆和焦慮,工作人員耐心與他交流談心,慢慢了解了他的家庭情況和生活境遇。
小費1986年出生於甘肅省張掖縣,2004年考入大學,2005年因特殊原因退學從此便杳無音信,失聯長達18年。『這些年,我們報過警,托親戚朋友找,都沒有消息,我們都以為他出意外已經不在人世了,沒想到會奇跡般地出現。』日前,記者聯系到小費爸爸費珍學的電話時,他仍沈浸在往事的回憶中,不敢相信兒子真的回來了。
今年已經36歲的小費性格靦腆,不願與人多交流。這些年,小費從沒離開過雞西,一直生活在這個城市,也沒想過要回家,小費以為這輩子就在這了。
為盡快聯系上小費的家人,中心工作人員迅速啟動尋親程序,首先通過互聯網找到了小費父親的照片。當小費看到照片上兩鬢斑白的父親,滿臉愧疚低頭不語。兩個小時後,終於通過張掖市民樂縣民政部門聯系上小費的父親。在電話接通的那一刻,小費的淚水止不住地往下流,一直念叨是自己錯了。
遠在千裡的老父親在得知了兒子的消息後,一路跑回幾裡外的家,把事情告訴了小費的母親,母親根本不敢相信日思夜想的兒子竟然還在,止不住地嚎啕大哭,心情久久不能平復。母子連心,返鄉前的小費心情五味雜陳。
雞西市社會救助和捐贈服務中心給小費購買了羽絨服和棉褲,到理發店進行理發,以緩解他復雜的情緒。11月25日21時,經過3次中轉,工作人員終於將小費送到了家鄉。家人團聚之時,小費用下跪的方式向父母表達18年的虧欠,父母也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緊緊抱住小費,十八年的顛沛流離、十八年的杳無音訊、十八年的翹首以盼在這一刻全部化成泉湧般的淚水。
小費的父親顫抖地說:『18年來我們老兩口多少次夢到小費回到家,剛要抱住他自己卻夢醒了。真心感謝工作人員,能讓我們在有生之年實現家人團聚!』
日前,記者從小費父親處了解到,小費回家後已經開始了新的生活,他慢慢融入家庭,打算學一門手藝,在父母身邊找一份工作。小費表示再也不會離開家了,很感謝這一路黑龍江的好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