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冰雪裝備制造『雙子星』 打造龍江經濟發展『新亮點』
張莉委員代表民革省委發言

黑龍江日報1月14日訊 北京冬奧會以來,冰雪裝備制造業迎來重大發展機遇。2022年底,全國滑雪運動帶來約130萬套滑雪器材、800萬套滑雪服的消費需求,銷售額140億元以上;冰上運動裝備消費需求30億元以上。我省是冰雪體育裝備業最早興起的省份,現有冰雪裝備企業15戶,產品涉及冰刀、雪板、索道、造雪機等多個品類。但我省冰雪裝備制造業發展也存在一些短板:知名品牌較少,『領跑』能力不強;企業規模較小,『抱團』效應不佳;配套能力較弱,鏈條銜接不暢。為此,提出如下建議:
一、以促進產業集聚為核心,打造裝備園區『雙子星』。
利用哈爾濱和齊齊哈爾的產業基礎優勢,在兩地進一步打造冰雪裝備制造產業園區。做好園區空間、產業規劃,重點對接歐美知名冰雪裝備生產企業和知名品牌以及國內代工企業,在園區投資建設高端冰雪裝備生產項目。以園區內龍頭企業為引領,鼓勵企業跨地區、跨行業合作,提高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等全產業鏈發展能力,培育一批綜合能力強、引領示范作用突出的冰雪裝備企業。
二、以堅持高標站位為依托,優化政策支持『服務器』。
加大租賃補貼、稅收優惠、專項獎勵、金融支持等政策保障力度,研究制定『龍江冰雪裝備產品質量標准』、行業標准,形成體系、擴大影響。同時,各級政府要有針對性地鼓勵具備基礎的企業轉型為冰雪裝備制造輔助性企業,促進多元化、集群化轉型。
三、以拓寬融資渠道為助力,壯大金融合作『加油站』。
重視市場化融資。引導支持冰雪裝備生產企業發行企業債券,鼓勵商業銀行通過資產證券化方式幫助企業融資;發揮我省冰雪裝備制造基礎雄厚、資源豐富和南方省份經濟、科技實力雄厚的優勢,政企攜手走出去搶訂單、參展、招商,助力企業開展南北合資、合作經營。
四、以技術自主創新為引領,鍛造突圍競爭『殺手?』。
吸收和借鑒國內外先進科研成果和技術、管理及銷售手段,引進國內外優秀技術人纔並給予優惠補貼。推進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產學研合作,組建產業合作戰略聯盟。如,可在哈工大創建冰雪裝備材料研究中心,聯合相關企業共建高新冰雪裝備器材研發創新中心和工業設計中心,助推產業聯盟做大、做強。
五、以挖掘市場潛力為重點,深耕賞冰樂雪『文化圈』。
大力營造冰雪文化氛圍,將冰雪基礎設施作為重點項目進行建設,興建室內冰場和簡易雪場,免費或低收費向市民開放;舉辦形式多樣的冰雪活動,引導更多市民投身冰雪運動;在各級教育階段普及冰雪運動課程,培養冰雪運動『接班人』,通過深度挖掘冰雪運動和冰雪文化潛力,促進冰雪裝備制造業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