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為民擔使命 奏響法治最強音
全省法院推動高質量發展綜述

省法院連續多年開展『雷霆行動』。

黑龍江省高院黨建大廳。

建三江法院法官通過巡回審判車將法律文書送到當事人手中。

全省法院建成17個司法生態修復基地。

審理偽造貨幣案件。

全省法院常態化開展『公眾開放日』,全省三級法院共舉辦1.9萬餘期,105萬餘人走進法院。

全省法院千餘名乾警代表面向黨旗莊嚴宣誓。
黑龍江日報1月14日訊 2018年至2022年,全省法院累計受案449.9萬件;
結案427.9萬件;
一審當事人服判率提昇到93.9%;
累計網上立案110萬件;
審結各類合同案件178.6萬件;
建成1404個科技法庭、223個遠程提訊室、159個遠程視頻接訪室、159個執行指揮中心。
……
這一組組厚重的數據,是五年來全省法院向3100萬龍江人民遞交的一份亮眼司法答卷。
五年櫛風沐雨,五年求實奮進。從2018年到2022年,全省法院對標新時代、新任務、新要求,勇於擔當、守正創新,在砥礪奮進中建設模范機關,在司法為民中服務大局,在懲治犯罪中保護人民,以高質量司法服務高質量發展。
忠實踐行司法為民讓公平正義『觸手可及』
堅持人民至上,堅守法治精神,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的司法就在身邊。
努力實現司法裁判更公正。加強理念指引、健全制度約束、強化責任追究,確立『明規則』、打破『潛規則』、拒絕『和稀泥』,以更加有力量、有溫度、有是非的司法回應人民關切。五年來,一大批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熱點案件、標志性案件得到公正審判,司法公信力顯著提昇。一審後當事人服判率由2017年的91.9%提昇到2022年的93.9%,高於全國平均值4.6個百分點,排名全國第一。
努力實現案件辦理更高效。堅持司法公正與司法效率並重,讓公平正義『不遲到』。制發嚴格案件審限管理等15個指導意見,打破庭室界限組建復合型審判團隊748個,完善『審判庭、審判團隊、法官』三級考核的審判績效考核機制,全面建立起前端化解、後端裁判、繁簡分流、快慢分道的梯次審理機制,形成糾紛解決多輪驅動『快車道』。
努力實現訴訟服務更便捷。把優化訴訟服務作為踐行公平正義的重要指標。全省法院均建成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讓當事人到一個場所、在一個平臺就能辦理全部訴訟事項。堅持有案必立,累計受案449.9萬件,比上五年增長93.4%。大量案件糾紛在訴訟服務大廳通過調解、快審等方式一站式化解,平均審理周期比一審民商事案件縮短16.8%。深度應用信息化建設成果,化繁為簡實現一網通辦,累計網上立案110萬件。
優化法治營商環境當好高質量發展『生力軍』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全省法院積極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始終做龍江振興發展的維護者、服務者、推動者。
服務高質量發展。審結各類民商事案件244.5萬件,比上五年增長81.7%。服務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妥善審理、執行涉龍煤集團、慶豐集團、佳電股份等系列案件,助力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加大對北大荒集團等產業集群司法服務力度,妥善審理涉『三農』領域傳統糾紛及農村電商等新業態糾紛5840件,為農業農村全面振興發展提供有力司法支橕。
助力營造一流營商環境。緊扣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目標,發揮司法裁判對市場規則的保護和引領作用。優化市場化營商環境。審結各類合同案件178.6萬件,同比增長118.2%,平均審理天數縮短28.8天,促進激發高效市場活力。加強行政爭議實質化解,審結一審行政案件2.8萬件,同比增長89%。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連續四年保持100%、連續六年位列全國第一。制發《優化營商環境『十不准』》,嚴懲系統內破壞營商環境的人和事,商事糾紛化解效率大幅提昇,一批長期沒有得到解決的疑難問題得到解決。
助推更高水平平安黑龍江建設。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審結一審刑事案件12.3萬件。嚴懲危害政治安全、經濟安全各類犯罪8377件17097人,依法審理新中國成立以來單案數額最大的4.22億元偽造貨幣案。嚴懲危害群眾生命安全的嚴重暴力犯罪16855件20897人,嚴厲打擊非法集資、電信網絡詐騙、養老詐騙等群眾反映強烈的犯罪2299件5368人,依法審理『財源寶』案等重大涉眾型經濟犯罪案。
改革舉措蹄疾步穩啟動提昇審判質效『快進鍵』
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時代畫卷,蔚為大觀。
全省法院以系統思維統籌落實基礎性改革,蹄疾步穩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在全國率先出臺院庭長辦案工作規定,85%以上法院人員向辦案一線集中;在全國率先研發法官監督平臺、率先啟動法官懲戒試點。形成法官動態遴選,推動法官隊伍更加專業化、職業化。
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科技革命席卷而來。堅持以科技賦能司法,加速建設智慧法院。鋪設法院專網、移動專網25000公裡,建設信息化項目77個。實現全方位智慧管理,建成大數據管理中心及案件信息、人事管理等32個信息系統,匯聚審判流程、行政辦公等信息超過2.8億條,管理更加可視化、模塊化。實現全流程智慧司法,建成1404個科技法庭、223個遠程提訊室、159個遠程視頻接訪室、159個執行指揮中心,建成全國法院首家執行案款提存網絡系統,『智能辦案輔助系統』存儲法律法規、案例資源超過1.4億份,為法官提供類案檢索服務297.2萬次,輔助生成法律文書1087.7萬份,數字時代的司法新模式基本成型。
探索實行三級法院『一體化、規范化、標准化』的管理模式。每年聽取中級人民法院黨組工作匯報,一體壓實各級法院黨組責任;推進全省法院乾警統一『刷臉』,每日考勤、每月通報,一體規范紀律作風;推進全省法院、全體法官辦案質效統一適時排名,把審判質效與評先評優、晉職晉級、獎金發放直接掛鉤,極大地調動了單位和個人爭先創優的熱情和積極性。2022年,全省法官人均結案220.3件,比2017年增加98.5件。
從嚴管黨治警築牢絕對忠誠『硬底盤』
牢記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持之以恆推進全面從嚴管黨治警,永葆忠誠純潔可靠本色。
以思想政治教育築牢隊伍信念。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讓對黨忠誠、愛黨奉公成為政治自覺。省法院建成『領袖故事』長廊、『黨史人物』長廊,闢建龍江『四大精神』主題板塊,用革命精神涵養忠誠奉獻的政治品格。五年來,湧現出『最美奮斗者』孫波、『全國先進工作者』劉春榮、『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呂仙華、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張淑霞等一批先進典型,120個集體、178名個人受到國家級表彰。
以全面從嚴治黨確保隊伍純潔。堅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省法院建成『司法之光』文化長廊和廉政故事長廊,讓乾警時時處處置身於廉潔文化的浸潤之下。每年召開全系統黨風廉政建設會議和警示教育大會,通報典型案例268起,開展司法巡查162次,長敲反腐警鍾。制發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的若乾規定,常態化執行『一把手』述責述廉、黨風廉政建設考核、同下級『一把手』談話等制度,用硬措施管住『關鍵少數』。嚴格執行新時代政法乾警『十個嚴禁』和防止乾預司法『三個規定』,與派駐紀檢監察組建立常態化會商制度,建立乾警個人成長檔案,突出抓好家庭助廉活動,全方位築牢廉潔防線。
以能力作風建設促進隊伍擔當。『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開展以來,省法院要求全省法院『有指標爭第一,無指標創典型』,不斷弘揚新風正氣,激勵實乾擔當,勇於爭先創優,形成『院院創品牌、條線爭站位、部門樹工匠、專項出成果、質效快提昇』趕超跨越的良好氛圍。評選出20家學習型法院、200名學習型乾警、100名全省審判業務專家,有113篇論文在全國學術論文評比中獲獎,75件案例入選全國典型案例。齊齊哈爾中院1名同志被授予『全國審判業務專家』稱號。31項工作指標站位全國第一,重大涉黑涉惡案件財產刑執行處置等六大攻堅破難項目全部高質量完成。爭先創優的經驗做法先後15次受到最高法院和省委主要領導的批示肯定,被國家部委和上級機關推介經驗31次。
物有甘苦,嘗之者識;道有夷險,履之者知。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回望過往的奮斗路、眺望前方的奮進路,感悟龍江法院的巨大變化,激勵龍江法院人勇立潮頭、追求卓越、爭創一流的奮進偉力,走好新的趕考之路,一步一個腳印地把黨的二十大描繪的宏偉藍圖和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擘畫的龍江發展圖景變成生動的司法實踐,不斷續寫龍江法院事業的新篇章、新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