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追尋,那一束束溫暖的光 2022『感動龍江』年度人物(群體)綜述
2023-01-18 07:57:3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董雲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50年,10萬公裡,東寧市三岔口朝鮮族鎮東大川村金場溝屯村民韓淑秀,用義務戍守邊關詮釋濃濃愛國情;60載,桃李天下,黑龍江藝術職業學院舞蹈系教師喬良,用熱情傳承奉獻赤子之心;30載,攻堅克難,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心血管病醫院院長兼心內科主任於波,用大醫精神守護百姓之『心』……

  2023年元月,備受關注的2022『感動龍江』年度人物(群體)名單揭曉。當回首2022龍江大地那些感人的瞬間,盤點那些刻骨銘心的溫暖,總有一種感動會讓你熱淚盈眶,總有一種感動會使你心生敬仰,總有一種感動會激你噴薄力量。

  在這個寒冷的季節,他們帶來的溫暖和力量,是一束束光,吸引我們去追尋,去靠近……

  用我一生深情地守護著你——我的祖國

  在漫長的歲月中,有一種默默的愛的堅守,會讓人肅然起敬。在我省東寧的邊防線上,71歲的義務護邊員韓淑秀就演繹了這樣的一種堅守。

  50年時光流轉,她從青澀走到暮年,每一次堅守都烙印初心使命;10萬公裡巡邊,她用忠貞戍守邊關,每一個腳印都寫滿家國情懷……

  夏季蚊蟲猖獗,冬季風雪肆虐,每天步行巡邊十多公裡成為家常便飯。韓淑秀不畏艱難困苦,與三岔口邊境派出所移民管理警察一起紮根邊境前沿,宣傳邊境法規、勸返臨界人員,制止非法狩獵、修復破損邊境設施。她還將自家房屋騰出來,為民警修建了『護邊驛站』。警民連心的『護邊驛站』,送來了家的溫暖,邊境民警和邊防官兵都親切地稱她為『韓媽媽』。

  『韓媽媽』,巡邊路上,灑一腔愛國情;『喬老師』,舞臺上,傾悠悠赤子情。

  『喬老師』,喬良,84歲,黑龍江藝術職業學院舞蹈系教師,國家一級演員,黑龍江省著名舞蹈表演藝術家、舞蹈教育家、東北民間舞教學奠基人。

  有人贊譽她為『龍江黑土民族舞的守護者』。從事舞蹈教學60多年來,她編寫了8套具有科學性、系統性、代表性的黑龍江省民間舞蹈教材,填補了我省東北民間舞蹈教材的空白;她創作的《絹花迎春》《小院》等舞蹈作品,先後榮獲全國『荷花杯』舞蹈比賽、『桃李杯』舞蹈比賽大獎,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獎等榮譽;她執教的『花棍舞』『東北秧歌』被國家列為職業院校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示范專業。更為可貴的是,2004年退休後,她又重返黑龍江藝術職業學院講臺一直工作到今天,偶爾還翩翩現身於舞臺。

  用我螢光照亮你們的夢想傳播愛的力量

  為眾人抱薪者,人們永遠牢記;為他人掌燈者,人們心懷敬仰。有這樣一些人,平凡而閃光的事跡,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時代風尚,他們所產生的巨大精神力量,吸引並鼓舞著我們走向光、親近光、成為光。

  在2022『感動龍江』年度人物(群體)發布儀式上,來自綏化市安達任民鎮中心小學的孩子們,用甜美純淨的童音,傾情講述著『村裡的孩兒』音樂班老師李平、張雨的故事,並演唱了由李平、張雨改編的勵志歌曲《種星星的人》。

  他們一張張甜美可愛的笑臉,讓觀眾享受到了歌聲的魅力,更深深感受到了愛的力量。

  『為鄉村孩子插上音樂翅膀,讓他們在音樂中快樂翱翔』,李平、張雨成立『村裡的孩兒』音樂班。懷揣這樣的心願和夢想,他們為音樂班設計了logo,由C和一只小鳥組成,寓意著村裡的孩子們能夠像鳥兒一樣展翅飛翔,實現人生夢想。為了讓孩子每個人手裡都有一件樂器,他們從每月僅有的2000多元工資中拿出錢來給音樂班購置吉他等樂器;為節省開支,他們每個周末都跑到二手市場、琴行,去收二手吉他等樂器,幾年來累計投入上萬元。

  2019年至今,『村裡的孩兒』抖音號已發布200餘個小視頻,全網粉絲達百萬,總點贊量超過千萬,並多次接受央視、新華社等媒體采訪,被譽為現實版的『放牛班的春天』。

  將自己活成一縷光,即使暗夜,也會為行人驅走寒涼。聚攏起身邊一片光,即使螢火蟲,也會集合愛與力量。

  大慶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財務審計科科長安軍凱,2000年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以來,一直致力於公益事業,將其全部業餘時間投入其中。2015年他發起並在民政部門注冊了公益機構——螢火蟲社會組織服務中心。他組織了5·17關愛自閉癥兒童大型公益活動,籌集現金35000餘元,全部用於大慶市5家自閉癥康復機構自閉癥兒童的康復訓練。

  從十幾年前一個人默默助人,到現在數百人的公益組織,他用一次次的志願行動,傳播著愛心,傾盡著自己的力量。

  用我仁心守護你們的『心』貼近你們的『心』

  『醫者仁心,仁者善心,善者愛心,你是最「懂心」的人,更是最貼心的人。』頒獎詞如是響起,臺下掌聲熱烈,獻給的是臺上守護龍江百姓之『心』的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心血管內科於波教授。

  聚焦冠心病領域30年,於波是一位『心髒』守護者。他,傳承大醫精神,領軍龍江心血管治療;他救死扶傷,危難之時顯『身手』,挽救無數急重患者的生命;他臨床與科研並重,培養了高端的醫學人纔服務龍江;他勇攀醫學高峰,挺立於世界醫學的前沿。他帶領的團隊,在中國醫院排行榜專科聲譽排名中,連續7年排名前十,近3年名列全國第七。

  ECMO,被譽為重癥患者的『最後救命神器』。這項頂尖的生命支持技術近年逐步走入大眾視野,代表著一個醫院危重癥急救水平。平日裡,於波帶領團隊苦練技術,不斷優化流程,將1小時內到位的ECMO治療,縮短到20分鍾,為患者『搶』出生命的黃金時間。

  『群眾的事,就是我的事,整不好,我睡不踏實。』哈爾濱市公安局呼蘭分局原野派出所社區民警劉淑英,心裡裝的都是老百姓。從風華正茂到年逾花甲,40載,她的足跡遍布街頭巷尾,用一片真情融入家常裡短,成為百姓的貼心人。

  從警40年,劉淑英像釘子『釘』在群眾身邊,為群眾解難事辦實事做好事,將愛心、耐心、細心、恆心灑滿轄區的每個角落。

  30年前,在戶籍窗口工作的劉淑英遇到了一對兒靠拾荒為生的夫妻周某香和柴某,50多歲無兒無女,收養了在垃圾站撿的一個女嬰,想為女孩落戶上學。『我幫你們。』了解情況後劉淑英說。一番周折後,女孩順利入學。劉淑英每個月都會去看他們,送米、送面、送生活和學習用品。多年後,當初年幼的女孩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她外出打工,將孩子留給老人照料。自那以後,這個孩子也成了劉淑英心頭的牽掛。

  劉淑英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多的數也數不清。41年沒戶口的71歲退休工人韓某,在劉淑英遞給他戶口本的瞬間淚流滿面。『今天我比過年還高興,你就是咱百姓的貼心人。』韓某激動地說。

  正所謂,萬家燈火,有你堅強守衛;幸福生活,有你一路相隨。

  聚光燈下,感動人物的身影愈加閃耀:巾幗不讓須眉的大國工匠、技術能手——哈爾濱東安汽車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操作工苗秀;勤勞質朴、誠實守信的克山縣向華鄉上昇村五組農民孫慶奎;為國爭光、奮勇拼搏,從我省奧運冠軍之城七臺河走出的冬奧冠軍范可新;矢志不渝、科技報國,打造國之重器的哈爾濱工業大學問天艙機械臂團隊……

  冬雖寒,春已近。『感動龍江』又走過一歲。歲月在流逝,我們在成長,那些在『感動龍江』舞臺上出現的身影,注定不會成為背影,必將在收獲暖暖的感動後激勵我們前行。善待每一個日子、每一個人,為我們流下的汗水點贊、為我們自己點贊。

  『感動龍江』,永遠在路上。

責任編輯:王俊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