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日報1月19日訊 當冰雪遇上非遺,會幻化出怎樣的神奇?碰撞出怎樣的色彩?帶來怎樣的體驗?
第二屆黑龍江冰雪非遺周,讓這些問題有了答案。
1月17日18時,第二屆黑龍江冰雪非遺周,在哈爾濱市美麗的松花江畔防洪紀念塔旁啟幕。此時,氣溫零下17攝氏度,市民和游客的興致卻愈顯濃烈。
夜幕下,在防洪紀念塔步行街上的紅燈籠長廊,3000個樣式各異、高低錯落的紅燈籠在80米長的長廊內隨風擺動,飄溢出紅紅火火的新年氣象,引得游客們紛紛駐足,觀賞拍照。
長廊內,20幅麥秸畫、10幅木版年畫作品,也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目光。
面向防洪紀念塔廣場左側,采用仿古厚重建築風格和紅、黃兩色主色調搭建的中式閣樓,是『潮起非遺大舞臺』。兩邊搭建的半圓展臺造型,展示有渤海靺鞨繡、麥稈剪貼、美江木藝、金漆鑲嵌工藝、黑陶、布藝、木雕、山核桃雕刻等傳統技藝作品。作品因材施藝,原材料的天然美感和構思的精微之處並存,技法嫻熟、匠心獨運。周邊的21個展櫃,展有唐三彩、魚皮、?皮等150件非遺展品。
『這些都是用魚皮做的,太神奇了!』來自甘肅的王女士帶著孩子正看著『魚皮衣』和用魚皮制作的虎、兔、魚等各種動物掛墜。
面向防洪紀念塔廣場左側,一個色彩絢麗的彩燈館,成為許多游客的打卡地。紅藍黃綠紫,五彩繽紛,花式百出。大大小小的燈彩懸掛在長廊上方,燈彩上還有各種彩繪、燈謎、吉祥圖案、書法、剪紙,讓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這個彩燈館裡,展示有我省非遺技藝——蘭西彭氏燈彩。100個彭氏燈彩、500個省外燈彩作品,美不勝收。
獨具特色的黑土非遺,贏得了許多游客和市民的青睞。他們興致勃勃地湧入室內非遺展示展銷區,30餘項非遺項目正在熱展,其中包括國家級項目麥稈剪貼、渤海靺鞨繡、刀劍鍛制技藝、赫哲族魚皮制作技藝、樺樹皮制作技藝、省級項目金漆鑲嵌工藝、手工布藝、山核桃工藝、黑陶制作技藝、樺樹皮畫、青牛葫蘆制作技藝、剪紙等項目。此外,省非遺中心設計制作的6款30組龍江非遺伴手禮盒,也成為許多游客的禮品熱選。
夜色漸深,寒意漸濃。華燈初上,『黨的二十大報告金句』展板、『牢記囑托 奮進新時代』展板、中式閣樓非遺展區、紅燈籠長廊、彩燈館、『非凡十年·龍江——百人百米百圖剪紙展』『潮起龍江·非遺迎春燈光秀』……處處人潮熱湧,冰雪非遺的魅力無限彰顯。
這個冬天,冰雪因非遺而多彩,非遺因冰雪而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