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黑龍江:在嚴寒中過年
2023-01-26 07:25: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楊桂華 吳利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1月26日訊 春節前,習近平總書記通過視頻連線看望慰問基層乾部群眾,向全國各族人民致以新春的美好祝福。在連線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好應對極端寒潮天氣的准備,守住民生用能底線,確保群眾溫暖過冬。

  農歷兔年春節,全國大部分地區因寒潮而氣溫驟降。黑龍江省漠河市達到零下53攝氏度,刷新我國有氣象記錄以來歷史最低氣溫,北緯53度遇到了零下53攝氏度,引發全國人民的關注。

  實際上,黑龍江全省大部地區,從除夕到大年初三過程降溫都在10攝氏度以上,白天最高氣溫零下20多攝氏度,夜裡最低溫度零下30多攝氏度甚至達到零下40攝氏度。一波突如其來的冷,讓黑龍江上了熱搜,全國各地的人們把目光投向了極寒天氣下的黑龍江,好多人都在擔心,黑龍江的鄉親們這個春節可怎麼過啊!

  市民:室外冰天雪地,室內溫暖如春

  『外面是冷,但我們屋裡挺暖和,你看我們在屋裡都穿短袖,你摸這暖氣片,都燙手。』漠河市民李士娟說。為應對極寒天氣,漠河市啟動防凍天氣應急預案,供熱服務熱線、搶修隊伍、搶修車輛24小時待命,隨時應對處理突發事件。

  在邊城黑河,尚品世紀經典小區呂先生家栽種的綠植生機盎然,室內室外溫差達到65攝氏度。呂先生說,『我們家溫度計顯示是25攝氏度,左鄰右捨家中溫度也都不錯,都穿著線衣線褲看春晚、吃年夜飯。』此刻,市熱電公司由徐振東等共產黨員組建的『供熱搶修黨員突擊隊』『供熱服務黨員先鋒隊』穿著工作服隨時待命、整裝待發,確保出現故障第一時間排除,讓市民能夠過個暖洋洋的新春佳節。

  呂先生家栽種的綠植生機盎然。

  在哈爾濱和齊齊哈爾,春節期間,包保乾部主動下沈供熱企業,督促供熱做好隱患排查,提高供熱服務質量。供熱企業工作人員下沈供熱轄區,開展『訪民問暖』,及時解決群眾百姓遇到的供熱問題。

  省住建廳聞寒而動迅速下發《全省住建領域防范應對嚴寒天氣工作方案》,要求各地住建部門加強熱源、換熱站及管網設施的巡查、維護,及時發現處置供熱安全、設備運行安全隱患;加強極端天氣供熱准備,及時調整運行參數,加壓提溫增強供熱能力,保障供熱需求。

  游客:到黑龍江來『找北』,體驗不一樣的『冷』

  在漠河北極村,游客成為當地政府關注的重點,多部門加大外網巡查力度,全力保障景區的供暖、用水及用電。公安民警加快換班頻次,守護群眾及游客的平安。見到南方來的游客保暖不到位,民警就會建議他們再多穿一些。『在北極遇到極寒天氣,很難得,這種體驗真的很棒!』游客開心說道。

  來的都是客!龍江人為天南海北的游客奉上了熱情與溫暖,讓四海賓朋感到別樣的『冷』『暖』相擁。

  游客一家在雪鄉過大年。本報記者 李健 攝

  商場裡的歌舞表演。本報記者 荊天旭 攝

  在中國雪鄉景區,約有5000名游客在此過除夕,數量達到近三年以來最多。面對冰雪旅游高峰和寒冷天氣的雙重考驗,牡丹江市和海林市支援調增倒站車,增強景區運力,從『人等車』實現了『車等人』,最大限度滿足了游客的乘車需要。各山門外臨時停車場可免費為游客和司機提供車輛啟動輔助服務,並提醒游客做好防寒保暖。

  在哈爾濱中央大街,百年老街游人如織,雪人前游客紛紛拍照留念,冰雕上孩子爬上爬下嬉鬧玩耍,冷飲廳前排起了長龍。在哈工大中心,溫暖的『哈工大課堂』裡坐滿了游客,邊休憩邊觀看科學大咖科普講座。志願者告訴記者,這裡整個春節都開門迎客,不僅是展示龍江科技創造,更是為游客提供一處暖身暖心的地方。

  據統計,截至1月22日12時,全省共接待游客163.6萬人次,同比去年日均接待量增加26.9%,已經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85.9%。比全國平均水平高8.4個百分點。

  體驗了冰情雪韻,體驗了數九寒冬,體驗了冷暖相擁,四海賓朋紛紛為龍江點贊。他們都說:這裡的冬天並不『冷』!

  漠河交警『冰霧』中執勤。

  黨委政府:要讓人民群眾過上溫暖祥和的春節

  1月19日,黑龍江省氣象局就發布2023年春節假日天氣預報:21~25日全省大部出現嚴寒天氣,部分市縣將達到或低於歷史同期極值,省市縣各級以『冷』為令,全面啟動了應對極寒天氣的應急響應。

  『要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紮實做好供暖工作,保證供熱設施穩定運行。』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許勤強調。1月20日,許勤來到哈爾濱市哈投集團供熱生產指揮中心,詳細了解供熱系統運行、熱源利用等情況。

  省委常委會、省政府常務會對應對嚴寒天氣作出部署,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下發了關於做好防范應對嚴寒天氣的緊急通知,作出周密部署,層層壓實責任,確保全省人民過一個溫暖、喜慶、安定、祥和的新春佳節。

  全省上下應『冷』而動,全力保障嚴寒天氣千家萬戶供暖,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城鄉群眾基本生活秩序。

責任編輯:李澄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