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立大食物觀,正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題中應有之義。我省各地正逐步跳出單一種植,宜糧則糧、宜經則經、宜牧則牧、宜漁則漁、宜林則林,唱『林草戲』、念『山海經』、打『科技牌』,讓更多自然資源產出多樣美味,助力食物供給更多元,居民餐桌更精彩。
『智造』菜籃子:新鮮果蔬全年供應
嚴寒時節,玉泉—桃花源農業園區智能溫室內春意濃濃,草莓長勢喜人。
在智能溫室頂部,懸掛著6個『日光燈』,這『燈』不是燈,學名『曠熱機』,是室內主要熱源。園區負責人楊學忠介紹,當棚裡溫度低於10℃時,它們便開始自動加熱。
自動排風換氣口、雙膜設計……為保證草莓生長環境始終在23℃~25℃之間,高9米的溫室還有不少高科技。『這些草莓「吃」的都是有機肥,「喝」的都是純淨水。』
楊學忠告訴記者,園區內越冬生產的草莓大棚共有3棟,每年11月至次年5月,能產四五茬果,總產量在2萬斤左右。
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今年我省將要實施設施農業現代化提昇工程,加快新型節能棚室推廣應用,科學利用閑置地、廢棄地發展設施農業,提昇設施農業規模化標准化水平,推進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
『天養』冷水魚:『三花五羅』『游』向全國
1月29日,『黑龍江冷水魚·冬捕季』暨方正縣首屆冬捕節拉開帷幕。各地游客齊聚『魚米之鄉』方正縣雙鳳湖水庫,賞冬景、逛大集、看冬捕、拍『頭魚』。一時間,魚躍鳳湖,異常熱鬧。
這只是『2022黑龍江冷水魚·冬捕季』活動的一個縮影。該活動推動構建了樂魚、賞魚、品魚、購魚的漁業一體化發展新格局,拉開我省冷水漁業振興序幕。
我省水資源豐富,水質優良,水域總面積3498萬畝,得天獨厚的資源條件為我省發展冷水漁業打造天然優勢,以『三花五羅十八子』為代表的冷水魚在大江大河裡自在生長。
『冷水漁業是我省農業經濟的重要產業,是「寒地黑土」綠色有機食品產業的重要代表,也是我省推動現代農業振興、加快農業強省建設的重要抓手。』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王兆憲說。
今年,我省將深入實施冷水漁業振興行動。在夯實冷水漁業科技支橕的同時,持續深入開展冬捕季等休閑漁業活動,加快漁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此外,還將通過推動龍江冷水魚品牌推廣銷售、加強預制菜品類開發與提檔昇級、做大龍江冷水漁業頭部企業等舉措,著力推動漁業經濟跨越式發展。
全鏈條發展:畜牧業蓄勢發力
在前幾天召開的全省農業農村系統工作會議上記者了解到,2023年,全省計劃生豬出欄2300萬頭以上,肉蛋奶產量925萬噸以上。
省農業農村廳畜牧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我省將持續推進生豬穩產保供。落實生豬產能調控制度,實施生豬調出大縣獎勵政策,強化能繁母豬和優勢產能保護,穩定生豬生產長效支持機制,防止生豬產業大幅波動。實施生豬養殖場戶良種補貼政策,提高生豬良種化水平。
在持續推進奶業振興計劃方面,將實施奶乳『一體化』萬頭奶牛場和存欄3000頭以上大型奶牛場建設項目,支持優質奶源基地建設,增加優質奶牛存欄。支持規模奶牛場使用優質奶牛凍精,構建高產奶牛核心群,提高奶牛單產水平,保障原料奶供給。
在持續推進肉牛產業發展方面,將落實《黑龍江省高端肉牛產業『百千工程』實施方案》,推廣標准化養殖技術,支持使用和牛凍精改良肉牛或低產牛,構建高端肉牛核心群。支持基礎母牛擴群增量,壯大基礎母牛群體,做大做強肉牛產業。
在持續推進鵝全鏈條發展方面,省農業農村廳將聯合省工信廳、省財政廳推進實施《黑龍江省促進鵝產業高質量發展若乾政策措施》、制定各項扶持政策實施方案,全鏈條推動鵝產業發展,推進商品鵝穩定均質供應,提高鵝毛鵝絨產量。
全方位開發:特色山珍『走』上餐桌
這個冬季,尚志國有林場管理局黑龍宮林場的職工們可沒閑著,每日忙碌在菌包生產線上,為新一年的黑木耳種植做准備。
林場職工宋強說:『我們從2022年12月1號開始生產黑木耳菌包,到今年2月下旬結束,預計產量230萬袋,產值將超過400萬元。』
該林場2011年開始進行黑木耳養殖,目前已形成了從菌種研發到菌包生產,再到養殖管理、生產銷售及廢棄菌包處理為一體的黑木耳全產業鏈條。
記者從省林草局了解到,今年我省將發揮林業資源豐富等優勢,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和食物品種,大力發展林下特色種養業,向森林要食物。
通過創建示范縣局項目、引導組建合作社等方式,以點帶面不斷擴大各類森林食物生產基地規模。通過項目支持不斷加固、加密、加長產業鏈條,扶強龍頭企業,引導帶動各類森林食物原產品增量。通過各項高產攻關技術創新,提高森林食物產量。不斷完善各類生產要素保障,通過調整造林、撫育技術規程等措施,更大限度釋放林地利用空間。
優化各類森林食物品種,不斷提昇產品品質,抓好以『龍九味』道地藥材為重點的野生種子資源保護和馴化擴繁,努力研發並擴大各類森林食物優良品種使用率。建立全省森林食物標准化生產體系並逐步規范各類森林食物生產環境,確保產品生態品質。同時,將鼓勵引導采集野生松茸、刺五加、蕨類山野菜、藍靛果等原生態森林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