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解決吃飯問題,不能光盯著有限的耕地,要把思路打開,樹立大食物觀。系列報道《實施『五大行動』建設農業強省》,一起來看黑龍江加快發展現代畜牧業、冷水漁業、生態森林食品產業、設施農業,大力實施大食物觀實踐行動。
生豬賣得好,營養不能少,作為行業龍頭企業,牧原集團不僅生產體量大,現代化的飼養方式同樣是行業領先。
黑龍江林甸牧原農牧有限公司生產負責人張馳野表示,智能飼喂系統通過高溫滅菌的飼料,再通過管鏈系統進入到豬捨,所以說牧原的豬現在就是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吃著無菌的飼料,喝著過濾的水,它的食品安全是非常有保障的。
包括牧原集團在內的一批畜牧企業規模穩步擴大,也帶動了大慶市畜牧產業的蓬勃發展。去年,大慶市畜產品產量達150萬噸、畜牧業產值255億元,居全省第一。省委農村工作會議提出,在保護好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堅持向森林、草原、江河湖要食物,向植物動物微生物要熱量要蛋白,在全國率先打造踐行大食物觀先行地。黑龍江堅持『穩生豬,擴牛羊』,加強優勢生豬產能保護,推進種養加銷一體化發展,為大食物觀實踐行動打下了堅實基礎。
好山好水出好魚。省委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快發展冷水漁業,建設特色品種和冷水魚類養殖基地。在北魚集團繁育基地,技術人員正在優中選優,為即將到來的繁殖季挑選種魚。作為黑龍江本地魚種,黑斑狗魚這幾年備受市場歡迎。
黑龍江北魚漁業集團有限公司技術顧問陳偉興說:『市場前景非常好,市場的售價現在最低應該是在一斤30元左右,最高能賣到一斤60塊錢左右。除了黑斑狗魚以外我們還有一些非常有特色的土著品種,比如說方正銀鯽,目前計劃在2023年市場的投放量養殖量應該在4000萬尾左右。現在冷水魚在南方銷售,它的需求量是越來越高。』
黑龍江省有6000多個天然湖泊、100多種野生魚類,農業生產物質資源全國第一。今年還將通過重點打造『黑土優品』冷水魚品牌,繼續舉辦『冷水魚·冬捕季』系列活動等,讓龍江魚『游進』更廣闊的市場。
踐行大食物觀,黑龍江還把目光投向廣袤的大森林。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近年來伊春市林下經濟產業發展迅速,其中以藍莓為主的小漿果種植面積達7萬畝,藍莓相關產品100多種,小藍莓做出了大文章。
伊春市忠芝大山王酒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麗紅說:『我們光靠初級產品就已經很掙錢了,如果不繼續研發,就白白浪費了這麼好的東西,像花青素有很大的提取空間,所以說想讓小小的藍莓穿上科技的外衣,讓全國人民吃上更高品質的藍莓產品。』
實施大食物觀實踐行動,黑龍江拒絕靠天吃飯。在哈爾濱近郊的中央紅有機農場建有溫室大棚50棟,通過現代農業科技,陽光熱能利用率比常規溫室高出45%,即使室外天寒地凍,也能保證蔬菜生長。這裡年產有機蔬菜20萬斤,對於最棘手的病蟲害問題,農場通過現代生物科技也找到了好辦法。
哈爾濱中央紅集團新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許洪春說:『我們從植物當中提取了一些像除蟲菊、桉油精,在中草藥當中提取的小波鹼,和有機肥一起施灑到土壤當中,這樣的話使我們的有機蔬菜有非常強的有機質做保證。我們可以承諾,任何化學制劑的化肥、農藥、化學生長調節劑,在我們農場不存在。』
通過加快發展現代畜牧業、冷水漁業、生態森林食品、設施農業,今年黑龍江將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讓全國人民吃上更優質、更可口、更放心的龍江食品。
省高端智庫首席專家省委黨校副校長梁謇說:『我省地處世界珍稀的黑土帶以及「黃金養殖帶」上,同時還擁有廣袤的森林和發達的水系,農牧資源富集,具有打造踐行大食物觀先行地的良好資源稟賦和優越條件。關鍵是要通過「四個強化」,也就是強化科技支橕、強化設施建設、強化基地打造、強化品牌營銷,加快發展高品質、高附加值的農產品,顯著提昇我省食品多樣性供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