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把服務做到了我們心裡,天雖冷但心裡暖和。』1月16日,呂某走進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人民法院王崗人民法庭,法院工作人員正在擦拭著服務民生工作室標牌,光可鑒人、不蒙灰塵。
當天,呂某到市集購置年貨,順路到王崗法庭找劉玉?法官。『被告還差100元錢沒有給。』劉玉?調取了卷宗,認真地與呂某核算,給被告打去了電話。
呂某時不時地看一下劉玉?辦公桌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打這場官司,我與民法典結緣,民法典給了我公正。法庭是我們老百姓可托付之處。』呂某說,差這100元錢,她可以不要,但民法典告訴她必須要個理,讓糾紛畫上圓滿句號,拔掉紮在心裡的刺。
呂某向記者介紹起了訴訟經過。2021年10月15日,呂某的兒子被外賣騎手撞傷致右腿髕骨骨折。騎手留下一句『與我沒有關系』就離開了。呂某為孩子住院治療花了醫藥費6000多元錢,幾番聯系未獲賠償後,於2022年8月走進了王崗法庭。這是她第一次打官司,心裡十分忐忑。
『一見到呂某,她眼圈紅紅的,說話也哽咽。』劉玉?說,呂某不能准確表達訴求,他就將民法典及司法解釋拿出來,翻到賠償標准內容,一一進行法律釋明,幫助呂某確定了合理訴求。經公安機關鑒定,騎手未避讓行人存在過錯,負主要責任。幾天後呂某拿到了勝訴判決書,很快,外賣公司和保險公司相繼按判決履行。
呂某就此結緣民法典,親友有糾紛,她熱心地指點他們找民法典,那裡有公正。
近年來,哈西地區經濟發展很快,商戶多了起來,外賣騎手撞人事件也隨之增多,但起訴的賠償標的額不高,受害方不願意聘請律師訴訟,又不懂賠償標准。雙方在賠償上難以達成一致,影響了辦案。南崗區法院將哈西地區發生的與交通事故有關的侵權類案件,確定由王崗法庭集中受理管轄,劉玉?受命組建審判團隊,精心研究辦案方法,集約、高效審理。劉玉?觀察到,民法典更容易讓當事人相信公正,就把民法典擺在工作案頭、揣在辦案包裡,成為定分止爭的寶書。『小案件關系大民生。我在釋法上多點熱心、細心、耐心,讓老百姓感受到法律公正就在這裡。』
記者順著窗戶向外望去,樓房林立。『這幾年哈西新建樓盤多,物業、供暖等糾紛也在增多,這是老百姓最關心的事。我們在工作室裡又組建了物業調解團隊,以類案示范帶動同類糾紛化解,有效防止群體性糾紛發生。』王崗法庭負責人王蘭說。
小法庭推動社會大治理。組建物業調解團隊,服務民生工作室裡又多了一項暖心舉措,讓老百姓不但住上新樓,還住上暖心樓。冬日暖陽下的哈爾濱,一件件民生小案傳遞著滿滿的司法溫度。
采訪手記
民生服務為民生
法律的公平正義不僅是落下法槌的一瞬間,更是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獲得實現和滿足的那一刻。
面對涉民生案件,要合理,要有力,老百姓纔能心安。王崗法庭裡有個『民生服務工作室』,呂某的案件就發生在這個工作室。工作室自2021年3月成立以來,實實在在地幫助百姓解決民生問題,審理了3810件道路交通、金融糾紛、物業糾紛等民生案件。
王崗法庭所在轄區,由於外賣行業日趨興盛,騎手撞人事件頻頻發生。但大多數當事人覺得賠償金額少沒必要請律師。接待有這樣困難的當事人,『民生服務工作室』有案必立、有訴必理,有法律認識困難提供到位訴訟指導,引導當事人順利啟動司法程序,實現法律救濟目的。『沒有這個過程,當事人很難打贏官司。』劉玉?深有體會。他說,呂某的案件並不是個案,面對缺乏法律常識的當事人,法官只有細節做到位了,當事人纔能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工作室名副其實,民生服務為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