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2月12日訊 哈爾濱中央大街,是外地游客的必到打卡地。近期,讓游客們欣喜的是,這條百年老街的百餘商家都擁有自己的誠信二維碼,只要掃一掃碼,便可知曉商家的注冊信息、所獲榮譽及消費等各種信息。『有了這個誠信碼,出門在外,也可以放心消費了。』住在馬迭爾賓館、已經在中央大街吃游購了兩天的湖北游客黃女士滿意地說。
讓游客們滿意的『碼上誠信』,是以市場主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為基礎,采用國家公共信用報告標准模式,運用信息技術歸集、展示、識別市場主體公共信用信息和自願申報信息的個性化信息碼。從2021年起,省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聯合省委宣傳部、省市場監管局、省文旅廳等16個中省直部門,加大『碼上誠信』推廣應用力度,推動形成『守信有益、信用有價』的良好社會氛圍,助力打造『誠信龍江』。
截至2022年12月底,全省賦碼市場主體達165萬家,佔全省市場主體總數的52%。其中,批發和零售業佔全部賦碼市場主體的41.8%,住宿和餐飲業佔12.5%,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佔10.8%。累計被評價市場主體64萬家,好評率達到96.9%。信用預警企業10116家,佔全部賦碼市場主體1.6%。如今,黑龍江『碼上誠信』推廣應用工作,已由推廣賦碼全面轉向為引導市場主體公開展示和場景應用。
積極引導市場主體通過產品外包裝亮碼,推廣應用『碼上誠信』為黑龍江產品打上了誠信標簽。牡丹江市創新開展『碼上誠信+非物質文化遺產』,以誠信經營擦亮非物質文化遺產品牌,引導渤海靺鞨繡、蘭氏金瘡膏、韓鐵花清真月餅等生產企業的優質產品亮碼銷售;雞西市推動當地特產雞西冷面、雞西榨菜生產企業亮碼銷售;黑河市在火山礦泉、『極境寒養』大豆、山珍等系列產品外包裝亮碼。
在文化旅游和商務貿易領域推廣應用。推動全省老字號企業賦碼,目前已完成賦碼48家,佔全省老字號企業的47%;齊齊哈爾市引導旅游商圈內300餘家餐飲、住宿、紀念品銷售企業亮碼,查罕諾旅游景區已實現全覆蓋;佳木斯市建設『碼上誠信+地圖』,全國各地游客可直接通過『信用中國(黑龍江佳木斯)』網站,線上掃碼了解佳木斯市全域『碼上誠信』市場主體地址和信用情況,全市19個A級以上旅游景區已實現主動亮碼。
在電商平臺和保險領域推廣應用。伊春市與美團外賣合作,推動轄區第一批50餘家商戶通過美團外賣客戶端實現亮碼,讓消費者在選擇外賣時,能夠即時掌握商家經營資質和信用狀況;七臺河市實現了轄區22家保險公司賦碼和亮碼全覆蓋。
在教育醫療和政務服務領域推廣應用。鶴崗市引導學校將配餐企業的『碼上誠信』於校園顯著位置展示,推動配餐企業在配送餐盒上亮碼,監督配餐質量,保障校園配餐食品安全;哈爾濱市南崗區、雙鴨山市尖山區和伊春市烏翠區在政務服務大廳設立『碼上誠信』服務窗口,為亮碼市場主體設立優先辦理和綠色通道服務。
在交通運輸和中介服務領域推廣應用。雙鴨山市621輛出租車、黑河市北安轄區1620輛出租車、綏化市肇東轄區1500輛出租車通過貼紙和掛牌參與亮碼,作出誠信經營承諾,接受乘客監督;齊齊哈爾市80餘家機動車、食品和藥品檢驗檢測機構實現亮碼;雙鴨山市12家房地產開發公司、15家中介公司、8家評估公司主動亮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