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黑河:科技賦能持續提昇大豆產能
2023-02-12 08:45:4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劉暢 邵晶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2月12日訊 連日來,黑河市愛輝區坤河鄉林豐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一派繁忙景象,合作社儲備的種子和化肥已陸續到位,社員們積極討論著今年的種植計劃,忙著保養、調試和檢修各類春耕、春播機械,保證春耕生產的正常開展。

  新春伊始,黑河市備春耕已經拉開序幕。為確保今年農業生產豐產豐收,黑河市將『抓統籌、促生產、保春耕』作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早謀劃、早安排、早啟動,全力抓好備春耕生產各項工作落實,保障農業生產有力有序推進,為實現全年農民增收、農業增效打好基礎。

  今年,黑河市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提出的『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指示要求,確保地方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930萬畝以上,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和總產量穩步提昇。充分放大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對標農墾技術示范區、高產攻關示范基地等載體作用,集成組裝推廣大豆大壟密植、科學平衡施肥、苗前封閉除草等綠色高質高效栽培技術模式,輻射帶動糧食大面積均衡增產增效。

  在五大連池市工業園區,去年11月份以來,五大連池市富民種子集團有限公司已生產大豆種子8000多噸。偌大的廠房內,只有包裝車間一名工人在操作設備。『現在設備自動化程度高,豆種生產也進入了智能化時代。在備春耕結束前,我們將生產1.5萬噸大豆種子,覆蓋周邊市縣,並遠銷到吉林、內蒙、新疆等省區。』企業負責人柴淑坤說。今年,黑河市將進一步完善現代良種繁育體系,計劃落實大豆種子基地260萬畝、產量39萬噸,鞏固提昇黑河市在北方大豆主產區核心供種地位。推進五大連池、北安、嫩江國家區域性大豆良種繁育基地及五大連池市國家大豆種業現代產業園區項目建設。

  作為全國重要的大豆生產基地,黑河市不斷向大豆產業引進投入科技力量。今年,將深化與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團隊合作,繼續開展大豆科技自強『伙伴行動』,創建千畝方示范基地,示范推廣110厘米大壟密植等綠色優質高產高效生產模式,加快大豆綠色有機認證和品牌創建,持續提昇大豆產能。加快中國農科院黑河大豆中心建設,強化科企政合作,打造『中國大豆產業之都』。加快推進優質大豆、寒地水稻等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准化生產基地建設,爭取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達到720萬畝、認證數量達到350個以上。

  爭取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耕地保護與質量提昇等黑土地保護項目,落實黑土保護示范區773萬畝,加強高標准農田建設,實施測土施肥面積1800萬畝。深入推進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突出抓好大豆全產業鏈發展,加快推進黑河大豆標准制定認證實施,建立從土地到餐桌全產業鏈技術服務模式,鼓勵大豆精深加工企業發展壯大,拉長補強加工產業鏈條。

  『科技是提高農業質效的核心要素,2022年,全市農業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99.83%以上,在全省保持前列。今年將繼續落實農機扶持政策,加快人工智能、航化作業和先進復式適用農機的推廣應用,加快農機裝備更新換代,促進農機農藝融合發展,良機、良種、良法、良田配套,提高農機配套比,為大豆綜合產能打好現代化機械基礎。持續創建嫩江市、遜克縣數字農業試點縣,推進五大連池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三期)建設。』黑河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蘇輝介紹。

  加力打造踐行大食物觀先行地。加快構建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結合、植物動物微生物並舉的多元化大食物供給體系,分領域推進落實。聚焦『兩牛一豬一鵝』,加快推動畜牧業全產業鏈發展。嚴格落實生豬產能調控制度,確保能繁母豬存欄穩定在5萬頭以上,生豬出欄增速達到或超過全省平均水平。加快奶乳一體化建設,發揮孫吳縣安格斯肉牛國家標准化示范場和省級核心育種場作用,帶動輻射周邊縣(市、區)快速擴大安格斯牛養殖規模,打造10萬頭肉牛產業集群。培育壯大鵝產業,以嫩江鴻興鵝業為引領,推進優質肉鵝規模經營和『一體化』發展。大力整合黑龍江和五大連池優勢資源,著力打造黑龍江網箱魚和五大連池礦泉魚特色品牌,推動我市漁業經濟健康和持續發展。培育壯大漢麻、中藥材、食用菌產業。推進孫吳縣漢麻產業發展,繼續鞏固『孫吳漢麻』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加強中藥材種子種苗基地、種植基地和產地初加工基地建設。

  用好用足『黑土優品』省級農業區域公用品牌,做優寒地黑土、綠色有機、非轉基因『金字招牌』,全面提昇『極境寒養』區域公用品牌和『黑河大豆』『孫吳漢麻』等地理標識影響力、競爭力,力爭打造具有影響力的農產品全域公用品牌1個、重點區域公用品牌6個、企業品牌100個,推動農產品由『種得好』向『賣得好』轉變。

責任編輯:強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