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雙鴨山
搜 索
黑土地上描繪『詩和遠方』美麗圖景——集賢縣『三步走』拓寬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路徑
2023-02-20 09:37:00 來源:東北網-雙鴨山日報  作者:白方魁 張鳳強 楊昕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2月20日訊 近年來,集賢縣全面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形成了『支部+合作社+企業+農戶』產業發展新模式,通過整合『資金、資產、資源』,采取『三步走』措施培育壯大村集體經濟。2022年,村級集體經濟收入7207萬元,村集體經濟資產總額近4億元。

  強化頂層設計,細分領域『掛圖作戰』

  『從2020年建立農機服務隊後,年均為村集體增加收入二十多萬元。』2月13日上午,集賢縣腰屯鄉明星村在盤點去年村集體收入時,支部書記劉佰軍對記者說。

  近幾年來,集賢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村集體經濟發展,帶領各鄉鎮上下一心齊發力。按照村莊資源稟賦和特色優勢,探索資源盤活、生產托管、特色種養、農旅融合、電商產業等10種多元化發展類型,深入研究每個村經濟發展現狀,對全縣150個村進行分類施策,科學謀劃發展路徑。每個村圍繞確定的發展類型,科學謀劃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項目,對項目內容、運作模式、資金來源、效益分配、風險防控等逐項明確,緊緊抓住鄉村振興銜接補助資金政策,打造出福利鎮東發村、集賢鎮同意村、腰屯鄉明星村等太陽能光伏發電、農機具、農業產業園等項目,促進集體經濟增收。2022年,集賢縣150個村增加集體經濟收入4477萬元,其中有23個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50萬元以上。同時,本著『應進必進、一體運營、互聯互通』的原則,集賢縣資源發包、資產處置全部放上平臺交易,進行公開招標采購。2022年資源類上平臺交易127個村、954個項目,交易面積3.9萬畝,成交金額2860.67萬元,溢價461.66萬元;累計清理違規合同105份,涉及資金464萬元;化解不良債務989.81萬元;新增資源19.45萬畝,收費1345.6萬元。

  優化過程管理,多方聯動『因村施策』

  變『輸血』為『造血』,集賢縣堅持突出重點、把握關鍵,不斷探索壯大村集體經濟的有效途徑。

  16日上午,在集賢縣浩正合作社養殖場內,一頭頭健碩的杜洛克生豬正在悠閑地吃著飼料。『養殖場現存欄生豬一千餘口,建行雙鴨山分行集賢支行投放的「龍牧貸」貸款有效解決了我們融資難的問題,讓我的合作社擴大了規模。』集賢縣浩正養殖場理事長李樹傑告訴記者,前年年初,受市場影響,合作社遇到了經營難題。建行雙鴨山分行集賢支行得知這一情況後,第一時間到合作社考察、授信,為合作社貸款50萬元,及時滿足了合作社的資金需求,幫助合作社渡過難關、進一步發展。

  鄉村振興,離不開金融助力。集賢縣對全縣7家金融機構推出的『強村貸』『農業生產托管貸』『集體經濟組織貸』等涉農金融產品進行整合打包,搞好銀村雙向對接,拓展資金來源,推動鄉村產業發展。通過實施『機關幫百村、企業興百村』行動,堅持精准定位、靶向用力,優選22家優質企業與150個行政村對口幫扶,在政策解讀、資源支持、信息共享等方面給予支持,帶動人力、財力、物力以及先進技術、理念、管理進入農業農村,實現了企業發展與鄉村振興共建共贏新局面。同時,集賢還強化資金監管。印發《集賢縣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制度(試行)》,明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村民自治組織職責分工,要求各村健全集體經濟組織財務管理、收益分配、民主監督、財務公開等45項配套制度,確保集體經濟發展資金安全健康運行。

  細化保障措施,補齊短板『提質增效』

  功以纔成,業由纔廣。集賢縣始終把優秀青年人纔培養作為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每年定向選調鄉村振興發展急需的生態環保、園林園藝、工程管理、規劃建設等專業人纔奔赴鄉村振興一線,為鄉村振興結『碩果』注入新動能。2022年,共選調優秀青年人纔150人投身鄉村振興一線,全部到村任職蹲點村委會主任助理,在鄉村一線釋放專業能量。

  14日下午,在集賢縣昇昌鎮友好村香瓜種植戶朱進國家的溫室大棚裡,到村任職大學生王思文正在和種植戶一起篩土、培床,准備培育香瓜秧苗;同一時間,在福利鎮東發村綠創園蔬菜基地裡,到村任職大學生郝非凡正在幫助種植戶進行田間管理。

  以郝非凡、王思文為縮影,集賢縣在人纔、幫扶、考核三方面下功夫,強化各項保障措施,充分發揮『優青』在基層治理中的主力軍作用,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

  根據『資源匹配、年齡互補、經驗加成』方式,集賢縣選優配強鄉村振興駐村工作隊15支45人,打造鄉村振興主力軍。選派18名科技特派員赴基層一線開展組團服務142場次,把實驗室建在田間地頭,手把手傳授有關技術。同時,擇優選派4名年輕乾部到軟弱渙散村掛職鍛煉,結合鄉村振興領導聯點方案,建立了縣級領導、縣直機關單位及鄉鎮黨政主要負責人多對一聯點機制,形成黨政負責人領辦、村黨組織包辦、年輕乾部協辦的工作格局。對這些優秀青年人纔,集賢縣深化月調研、季匯報、年終考評機制,將村集體經濟發展情況納入鄉村振興年度考核,著力解決『壓力不強』問題,督促鎮村兩級書記履行推動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主體責任。

責任編輯: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