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日報2月23日訊『黑土地為高品質農畜牧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優越的自然條件,是黑龍江做好「土特產」文章、實現鄉村振興的獨特優勢資源。鄉村振興要讓產業真正發揮帶動作用。』近日,全國人大代表、飛鶴乳業董事長冷友斌對記者說。
作為土生土長的黑龍江人,冷友斌對這片東北黑土地有著深厚的個人情感。『我在農村長大,又在這裡創業,飛鶴的事業就是在這片土地上起步並發展壯大的。』冷友斌說,『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我們要用好這一方水土,因地制宜做好「土特產」文章。』
2018年,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後,冷友斌每年都會投入更多精力,深入到農村、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走進田間地頭展開調研,並結合企業生產實踐,不斷探索推動鄉村振興的有效路徑。
為了帶動農民就業,推動鄉村振興,近年來,飛鶴探索出了『工廠+牧場+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把產業鏈變為『共富鏈』,通過土地流轉、吸納就業、職業技能培訓等方式,實現『產業脫貧、產業富民、產業留人』。
在齊齊哈爾市泰來縣,飛鶴入駐後,不僅帶動周邊數萬畝的土地流轉,400多名農民就業,大家圍繞飛鶴的產業也開闢了很多致富的路子。例如,有的人開起了洗衣廠,或將閑置農房出租給工人,還有的張羅起『家庭旅館』,日子越過越紅火,當地也有了『飛鶴落寧姜,打工不離鄉』的說法。
據了解,截至目前,飛鶴通過產業鏈的發展,累計創造17萬個就業崗位,拉動15萬農民增收致富,帶動我省100多萬畝耕地增值。
黑土地保護也是冷友斌代表常年關注的另一個重要方向。在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後,冷友斌連續4年在全國兩會上提交呼吁保護黑土地和生態環境的議案,這些議案都得到了有關部門的及時回復。如今,國家和社會各界對黑土地的保護正日漸重視,《黑土地保護法》等相關政策法規也正在完善。
『圍繞黑土地保護,我們也希望積極發揮科技力量,在肥料應用、生態循環等領域實現技術突破。』冷友斌介紹說,飛鶴與多家科研機構經過數年技術攻關和模式探索,聯合產業集群合作伙伴建成了我國高寒地區規模最大的『生物天然氣與有機肥循環綜合利用項目』。
目前,該項目已在克東、甘南、克山三縣相繼投產,每個項目可解決一個萬頭牧場的牛糞污處理和10萬畝玉米秸稈的離田回收問題,制備生物天然氣700萬立方米、有機肥5萬噸。有機肥還田後能讓1.4萬畝黑土地有機質含量增加1%,並增加黑土層厚度和松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