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2月26日訊 早春時節,乍暖還寒,正是流感等多種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什麼是流感,它和普通感冒有什麼區別,公眾如何預防,學校和托幼機構一旦出現流感樣病例怎麼辦?2月25日,記者就此采訪了省疾控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所長許軍。
流感不同於普通感冒,北方冬春季為流行高峰
許軍介紹,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與普通感冒不同,流感的主要癥狀以發熱、頭痛、肌痛和全身不適起病,體溫可達39℃~40℃,多伴全身肌肉關節酸痛、乏力、食欲減退等癥狀。
流感能加重潛在的疾病(如心肺疾患)或者引起繼發細菌性肺炎或原發流感病毒性肺炎,老年人以及患有各種慢性病或者體質虛弱者患流感後容易出現嚴重並發癥,病死率較高。
流感病毒分為甲、乙、丙三型,許軍介紹,目前感染人的病毒主要是甲型和乙型,其中甲型流感又分為甲1(甲型H1N1)和甲3(甲型H3N2)兩個亞型。人們常說的甲流是指甲型流感病毒。
許軍介紹,流感具有季節性,我國北方地區流行高峰在冬春季。流感患者和隱性感染者是主要的傳染源,學齡兒童是流感發病率最高的人群,也是造成流感流行蔓延的主要傳染源。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傳播,也可通過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體液傳播。人群普遍易感。
接種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
普通大眾如何預防流感?許軍介紹,由於流感沒有特效的治療手段,因此預防非常重要。每年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顯著降低接種者罹患流感和發生嚴重並發癥的風險,免疫力可持續一年。
奧司他韋、紮那米韋、帕拉米韋等神經氨酸?抑制劑是流感的有效治療藥物,早期尤其是發病48小時之內應用抗流感病毒藥物能顯著降低流感重癥和死亡的發生率。
此外,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也是預防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的重要手段,包括:勤洗手,勤開窗通風;盡量避免用手觸摸眼睛、鼻子和嘴,咳嗽、打噴嚏時用手帕或紙巾掩住口鼻,或用上臂衣袖遮掩;在流感流行季節,盡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場所;學校、托幼機構等集體單位中出現流感樣病例時,患者應居家休息,減少疾病傳播等。
學校和托幼機構出現流感樣病例這樣做
學校和托幼機構作為人員密集場所,一旦出現流感樣病例怎麼辦?許軍給出如下建議。
當學校和托幼機構發現患病學生或幼兒有發熱(體溫?38℃),伴咳嗽或咽痛的情況時,要及時隔離,勸其就醫,休息期間避免參加集體活動和進入公共場所。體溫恢復正常、其他流感樣癥狀消失48小時後或根據醫生建議,患病學生或幼兒可正常上課。一周內,在同一學校、托幼機構或其他集體單位出現10例及以上流感樣病例,及時向所屬地縣(區)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
學校要積極落實晨檢制度、缺勤(缺課)的監測、報告與管理制度;加強與衛生健康部門的信息溝通,主動配合衛生健康部門的調查和各項措施的落實;相關配套設施(如洗手設備等)要裝備到位。同時,注意保持教室、宿捨、食堂等場所的空氣流通,經常開窗通風,定期打掃衛生。開展健康教育,學校和托幼機構可采用網絡、宣傳畫、板報、折頁和告知信等形式宣傳衛生防病知識,提高師生的自我保健知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