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提出,派強用好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強化派出單位聯村幫扶。
春回大地,各地駐村第一書記在田間地頭問需解難、在群眾身邊用心服務,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路上乾勁滿滿。建強戰斗堡壘、發展富民產業、深化鄉村治理……本報記者走近三位駐村第一書記,記錄他們和群眾想在一起、乾在一起的生動故事。
——編者
用好智慧手段 推動精細治理
灰瓦白牆,炊煙裊裊,飯店飄出陣陣清香。走進黑龍江省牡丹江市西安區中興村,10多座大型雪雕映入眼簾,冰封的湖面上傳來歡聲笑語,游客們體驗著滑冰、雪圈等20多種冰雪項目。稻田小火車、小微展館群、汽車度假小鎮……村內各式景點讓人流連忘返。
近年來,中興村用好特色民俗優勢,精細治理、優化服務,鄉村旅游持續昇溫。五年前只有30人留守的『空殼村』,吸引大量村民返鄉創業,如今成了遠近聞名的『網紅村』。
『每逢節假日,進村游客絡繹不絕。』牡丹江市西安區農業農村局派駐中興村第一書記葛瑞發指向智能旅游監測大屏幕,一張地圖旁,動態更新著當日進村車輛數量、車牌號、各景點人數……『通過客流分析系統,有助於我們做好下一步的文旅業態布局。游客也可以在手機上得知哪裡人少,哪能停車,科學規劃游玩路線。』
客流量大了,矛盾糾紛隨之增多,加上私搭亂建、亂丟垃圾,村兩委一時壓力倍增。
『如今中興村有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智慧指揮平臺,同時具備社會綜治、智能服務、綜合執法、防災減災等職能。』葛瑞發介紹,為了提昇形象,中興村還定制了15臺雲智能垃圾箱,不僅引導村民和游客垃圾分類,也能向轉運員發出存量預警。『數字化治理平臺在不斷優化,很快,線上黨建、農產品溯源、農技指導服務等功能也將投入使用。』葛瑞發說。
數字化昇級和網格化管理,也在促進服務便捷化。一大早,76歲的獨居村民金恩淑來到黨群服務中心,中心負責人朴卿冬幫她使用APP進行人臉識別後,完成了養老保險的月度認證,『擱以往可麻煩了,要搭車到鄉裡的大廳去簽字,一去一回大半天。』回到金恩淑家中,新修的室內衛生間乾淨敞亮。『去年,全村實現了衝水廁所全覆蓋,徹底告別旱廁。』金恩淑介紹,現在有需要就給網格員打電話,他們都會幫忙解決難題。
針對村內空置資產多、維護打理難等問題,中興村還投入資金3200萬元,統一規劃設計,新建、改造民居320棟,完成整村風貌特色改造3.2萬平方米。中興村通過黨群服務中心和網格員,形成了領辦、幫辦、代辦一站式便民服務體系,有效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構建起『鄉—村—網格—居民』四級網絡組織體系,各類矛盾糾紛處置更加及時高效。
『數字鄉村建設的根本在於惠民利民。』葛瑞發介紹,當下,數字化正賦能中興村的文旅服務、鄉村治理、田間管理等各個方面,讓農村變得更宜居,農民生活更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