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黑龍江:奮力書寫黑土地高質量發展新答卷
2023-03-02 08:27:00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哈電集團汽輪機公司生產車間。資料圖片

  哈爾濱新區。資料圖片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高質量發展】

  一年春作首,萬事乾為先。1月28日,兔年開年上班第一天,黑龍江省大慶市召開高質量發展大會,表彰上一年度為全市經濟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企業,啟動13項穩經濟、促發展的實招舉措,擂響『奮力拼搏、開局首勝』的隆隆戰鼓。

  著力擴大投資,變冬閑為冬忙;高效推進復產增產,對提前復工的項目和達產增產的企業給予獎勵;發放政府消費券,大力促消費……春節前夕,黑龍江省推出20條促進全省經濟運行整體好轉的政策措施,拿出真金白銀,提振市場信心,衝刺首季『開門紅』。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黑龍江省聚力拼經濟、全力上項目、蓄力謀發展,以新氣象新擔當新作為,變『路線圖』為『施工圖』,奮力書寫黑土地高質量發展新答卷。

  1.轉型昇級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

  在大慶市一處結冰的湖面上,一排排暗藍色的光伏發電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東北太冷了,光伏發電板上的元器件容易「水土不服」,大雪或暴雪也會造成一定影響,我們需要積累更多運營維修經驗。』大慶油田中油電能電力技術服務公司變電工程部副主任齊麟常在現場巡視。

  作為我國陸上最大油田,大慶油田國內外油氣產量當量連續20年保持在4000萬噸以上。其中,2022年生產天然氣超過55億立方米,創10年來最大增幅。

  除傳統油氣業務外,大慶油田加快新能源產業發展布局,全力謀劃千萬千瓦級『風光氣儲氫』一體化示范基地,已建成中國石油首個碳中和林和首個水面光伏項目,油田綠色轉型發展初見成效。

  黑龍江省是國家重要的老工業基地,產業門類齊全,擁有中國一重、哈電集團、大慶油田、哈飛等一大批著名企業,成為產業振興的基礎和優勢。

  針對產業結構不優、質量不高等困難,黑龍江省把打好轉方式調結構攻堅戰作為重中之重,加快實施產業振興計劃,做好改造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三篇大文章。

  在哈電集團電機公司的發電機衝片自動疊裝車間,一張張衝片精准整齊疊放著,兩條近3米高的巨大機械臂,圍繞圓盤按照軌跡精准移動……這項原來需要諸多操作工人協作完成的工作,經數字化改造後,操作精度和效率得到了大幅提高。

  作為我國發電設備制造業的搖籃,哈電集團加快數字化建設,推進企業由制造向『智造』逐步轉型。『企業從管理信息化、生產數字化、產業生態化、裝備智能化、網絡安全化五個方面進行系統性布局,內容涵蓋企業生產經營的全流程、全鏈條、全要素。同時,將全面建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哈電集團創新與數字化部副總經理劉新新介紹。

  數字經濟不僅促進傳統裝備制造業轉型昇級,更帶動傳統農業提質增效。

  春節後,北大荒農墾集團建三江分公司七星農場種植戶秦玉秋,正在為新一年春耕做准備。『從翻地插秧到打藥收割,全程都是機器乾。』種了30多年地,秦玉秋深切感受到『無人農業』的厲害。

  無人插秧機、無人拖拉機、無人收割機……近幾年,北大荒農墾集團運用5G網絡、大數據技術等信息技術,在全國率先開啟了現代農業的『無人化時代』。

  科技加持,現代技術與傳統農業深度融合,北大荒糧食生產能力不斷提高,糧食生產實現『十九連豐』,糧食總產量達451.3億斤,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地位更加穩固。

  致力新舊動能轉換,加速布局新賽道。黑龍江省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生物經濟、冰雪經濟和創意設計產業,培育壯大航空航天、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多點支橕、多業並舉的產業新布局。

  2.科研攻關壯大創新發展新動能

  寒假期間,哈爾濱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林鐵松很忙,他與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共同承接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先進制造專項項目,負責研制關鍵制造裝備。這是一個在國內外均屬空白的尖端裝備。為爭取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樣機搭建和產品制造,林鐵松常到各地進行零部件考察采購,和工程師探索落實設備型號、參數……

  作為黑龍江省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在參與國家項目的同時,林鐵松還承擔黑龍江省的科研項目。『我們與中國航發哈爾濱東安發動機有限公司合作,開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耐高溫半導體陶瓷涂層電嘴制備技術,成功應用於我國航空發動機研制。』林鐵松說,『科研工作既要頂天,解決國家「卡脖子」難題,又要立地,面向企業解決實際問題。』

  向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要發展,黑龍江省制定出臺科技成果產業化行動計劃,推進高校、院所、企業三大科技成果策源地實施科技成果產業化專項行動,梳理13個重點領域68條產業鏈,推動重點產業科技成果產業化。

  黑龍江省科教資源豐富,有哈工大、哈工程等78所高等院校及一大批科研實力雄厚的專業院所。全省加快關鍵核心技術聯合攻關,實施科技成果產業化專項行動,高標准建設環大學大院大所創新創業生態圈,壯大創新發展新動能。

  在黑龍江省穆棱市經濟開發區,北一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人們正在潔淨車間對芯片進行外觀檢測。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該公司自主研發的新一代碳化硅功率半導體模塊,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產品應用於5G電源、電力、軌道交通、航空等方面。『春節前我們與國外一家客商簽訂了價值3.8億元的訂單,企業現在滿負荷生產。』企業副總經理金星介紹。

  北一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是黑龍江省培育的高新技術企業之一。黑龍江省連續實施『新一輪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支持科技型企業提昇創新能力,2022年省級科技專項資金共計10.47億元用於支持企業,825家企業獲研發投入獎補資金4.43億元。

  『通過實施創新驅動戰略,黑龍江省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已達79個。』黑龍江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表示,2022年全省高新技術企業淨增867家,總數達3605家。

  3.深度融入打造向北開放新高地

  2月8日23點43分,隨著一聲汽笛長鳴,編組41節集裝箱,滿載123輛商品小汽車的3704次中歐班列緩緩駛出綏芬河站。

  綏芬河鐵路口岸站是黑龍江省最大的對外鐵路口岸,也是中歐班列東通道的重要口岸之一。2022年,該站中歐班列吞吐量達884列,超8萬標箱,同比增長61%和62.3%,增量居全國口岸首位。

  中歐班列開行數量大幅增長,是黑龍江省對外貿易發展的一個縮影。黑龍江省邊境線長2981公裡,有27個國家一類口岸。作為我國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全省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推進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實施新時代沿邊開放開發行動,規劃建設黑瞎子島中俄國際合作示范區,構建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

  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綏芬河片區依托公路、鐵路兩個國家級一類口岸,運營哈綏俄亞班列,承接中歐班列,打通哈薩克斯坦至綏芬河『互貿專列』,與96個國家和地區實現貿易往來,與國內16個沿海港口合作推動內貿貨物跨境運輸。

  進入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黑河片區黑河邊境倉,區域分明整齊劃一的商品擺滿貨架,打包好的商品錄入信息後正等待專職人員統一配送。

  『貨物非常多,效率也特別快,得益於黑河市跨境電商貨運物流「多倉聯動」的數字化集運新模式,2022年我們黑河邊境倉發貨量約30萬單。』黑河俄品多經貿有限公司運營總監牛志欣說。

  『我們建立從「海外倉」發貨,「邊境倉」清關理貨,到「中繼倉」集貨快速送達的運輸體系,120餘家電商和外貿企業入倉管理,效率整體提昇25%,企業成本降低20%。』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黑河片區對外貿易與合作中心副主任戰予誠表示,『多倉聯動』的物流體系,加快了國際化商品的流通速度,推動區域跨境產業集群高速發展。

  作為我國最北自貿試驗區,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牌成立三年多來,聚焦重點領域改革,緊密結合龍江實際,累計生成300餘項制度創新成果,發布6批140個省級創新實踐案例。

  區域優勢和制度創新吸引企業集聚。黑龍江省商務廳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2月,自貿區新設企業21012家,是掛牌前的123%。新簽約內資項目355個,合同金額超2600億元。實際利用外資3.4億美元。

  『通過海關的指導,我們能夠靈活運用RCEP惠企政策,超5000萬元的出口貨物在進口國享受關稅減免,有力幫助我們開拓海外市場。』2022年12月30日,在向哈爾濱海關所屬大慶海關申領年度最後一份RCEP原產地證書後,黑龍江伊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哈萬軍說。

  2022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實施以來,外貿企業憑借RCEP原產地證書,可以享受各核准成員國之間的降稅優惠,給進出口企業帶來真金白銀的實惠。為助力黑龍江省企業搶抓機遇,哈爾濱海關主動服務,建立重點幫扶企業名錄,通過關企聯絡員,指導企業用好用足各類惠企政策。

  在中央和地方同向發力、拉動效應疊加的惠企政策助推下,黑龍江省外貿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動力更足、信心更強。2022年黑龍江省外貿進出口總值2651.5億元,規模創歷史新高。

責任編輯:王聰